书城投资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11075400000039

第39章 钱是“省”出来的

在很多普通的理财者看来,钱是“挣”出来的,然而,在很多有钱人眼里,钱却是“省”出来的。试想,一个人纵然再会挣钱,即便是一天挣一万,他也不会成为有钱人,因为他今天挣一万,明天就花出去两万。这就像往一个池子里放水,即便进出口不停灌水,如果不再出水口加以堵塞,那么池子永远也不会灌满。理财同样如此,在有钱人眼里,他们的眼光更会仅仅盯住“出水口”,这样即便“进水口”是涓涓溪流,只要堵住了出口,照样可以灌满整个池子。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尽管一些人得到上一辈积累下的大量财富,成为了“富二代”、“富三代”,然而忘了节省,大手大脚地挥霍,小钱更是看不进眼里,坐吃山空,入不敷出,最后由富变穷。这些人其实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有钱人,因为他们不具备有钱人的眼光,结果注定他们会由富转衰。

先看一个故事:

三菱集团的总裁岩崎弥太郎曾有个十分有趣的理财理念,他说:“我们的财富就像一个装满酒的大酒桶,我们平时花钱就像酒桶里的沙眼,总是在不停地向外溢酒。这样溢酒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不像有个大漏洞,谁都会很快地发现,但是,这些毛发般的小孔,却不大容易被注意到,时间一久,我们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本装满酒的酒桶内,酒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从他创业之初,他就十分注意从微小处节俭,把酒桶中许多“沙眼”堵了起来,从而省下了很多的钱。

再看一个故事:

短短地几十年时间里,日立公司从一个小的电器企业,成为日本最著名的电器王国,成为日本最富有的企业。它要求公司内的每一位员工在不用电灯时,一定要立刻关掉;无论是写便条还是随便记什么东西,必须尽量用旧纸,计算机用过的纸也必须整理订好再用;在开会前要估算与会者每一秒钟价值多少,算出这次会议的“成本”,然后告诫与会者必须节约时间。在接待来客时,也不派专车接送,这也是出于公司省钱的考虑,因为买车用公交车要用司机,要交各种税,要买汽油,买保险,搞维修……这些倒不如乘出租车或乘地铁更划算,这样一来可以省出一大笔开支。

而中国也历来崇尚节俭,视节省为美德,并把这种美德成功地运用在了理财之上,成为他们积累财富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法宝。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可算是个世界级的有钱人,可就是这么一个巨富,在花钱上面却是省得要命。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严格控制子女的零花钱。当他发现妻子和母亲心疼孩子,偷偷地给孩子钱,他毅然决然地把孩子送到了国外,让他远离家庭的溺爱和庇护,学会独立,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不乱花钱,节约用钱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他更是从地缝中省下钱来。比方说喝咖啡,王永庆就与众不同。他先把奶粉打开,将奶粉倒入咖啡杯,再用小汤匙舀一点咖啡放入奶粉盒中,轻轻地涮一涮,将奶粉余汁倒回杯中。至于糖包,他先撕一角,倒一半的糖在杯中,另一半封好口留下来,这样一来,下次喝咖啡时就不必再买糖了;王永庆请客吃饭,他不会选择外面奢华昂贵的酒店,而是通常把地点订在公司的招待所内,因为这样比较省钱。吃的方式采用中菜西吃,客人将盘子端出来,由侍者给客人分莱,吃完不够可以再加,但绝对不可以有剩菜。吃不完的他还可以打包带回去,这样第二天,家庭就省下了一天买菜钱。

在穿着方面,王永庆从来不穿价格昂贵的名牌,只要没破能穿就行。有一次,王夫人发现丈夫的平常的西装穿得太久了,显得太宽松,于是就请了一位裁缝到家里为他量尺寸,做几套新西装。谁料王永庆从衣柜里拿出五套旧西装,要裁缝把腰身改小就行了。他说:“旧西装只是松了一点,布料还是不错的,何必要订做新的,浪费钱呢!”;在企业管理上,王永庆曾经多次教导员工要养成节省的习惯,杜绝奢靡之风,后来发现效果不大,于是他对管理层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认为经营管理理财之道,特别是当老板的,无一不是从一分钱节俭开始的。我想在座的各位员工,你们的人生梦想并不仅仅在我手下打工,我想这里只是你们暂时的栖身之所,但是如果在这里,你们没有良好的节俭意识,那么当你们走出这里时,你们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财富一部分是挣出来的,另外很大一部分是省出来的。如果你们做不到这一点,不能改变世俗的眼光,你们很难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王永庆还说:“不管是经营企业还是个人理财,先要有节俭的精神,这便是根。经营管理讲究成本,不节俭,物料就会浪费,当理财者要有这种认识,才会提高警觉,避免人、事、物的不合理,就会避免很多的浪费。”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财富都不是凭空而来的,理财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所以有钱人总是和穷人的眼光不同,他们总是精打细算,甚至做一个吝啬鬼,因为他们看重一点小钱的重要性,看不起穷大方的阔绰,所以,真正的没钱人应当运用有钱人的眼光,学会理财,学会省出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