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每月一堂财富课,12个月让你成为理财达人
11075400000038

第38章 即使是1美元也要去赚

“即使是1美元也要赚。”这就是犹太人的挣钱之道,如今已经演化成一条商界普遍流行的黄金法则。

犹太商人心怀大志,对前程充满信心。在“即使是1美元也要赚”的观念支配下,犹太人对于“积少成多,以小搏大”的战略了解得很透彻,而且应用自如。赚1美元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是想通过无数个1美元的积累最终实现抱负,这也是犹太商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精神的具体体现。

商场上谁都想赚钱,而且都想赚大钱,于是许多人对于小钱就满不在乎。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来自耶路撒冷,另一个来自英国。他们都怀着赚钱成功的愿望,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的华尔街,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一天,当他们走在街上时,看到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毫无顾忌地直接走了过去;耶路撒冷青年想: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是多么遗憾哪!于是,他弯下腰激动地将它捡起来。

英国青年白了耶路撒冷青年一眼,心想:连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又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规模不大,工作时间很长,劳动量也很大,而工资却很低。面对此种情况,英国青年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屑一顾地走了,而耶路撒冷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三年后,两人又在华尔街上偶然相遇。这时的耶路撒冷青年已经有了房子、车子和自己的公司,而英国青年却还在继续寻找着工作。

英国青年想起当年耶路撒冷青年捡起一枚硬币的情景,愣了:怎么那么没出息的人竟然如此快地发了财呢?

面对他的困惑,耶路撒冷青年这样说:“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走过去,我会看重每一分钱。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屑于要,又怎么会发财呢?”

英国青年当然并不是不在乎钱,只是他的眼睛只盯着那些大钱,志向只在那些既轻松又拿高薪的工作。所以他对小钱从来不在乎,导致他理想中的巨大财富永远也得不到。

中国古代有句话说:“集土成山,风雨兴焉;集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财富也是一个一个硬币的累积。积少成多,先有小钱才会有大钱。一个商人只有明白这样的道理,才会得到明天的大钱,否则只有天天守望着今天的小钱过日子。

在二战后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旅馆业也异常萧条,但希尔顿却在同行的嘲笑声中买下几座大旅馆。

不久,美国经济复苏,希尔顿的旅馆为他挣了大钱,因为他的旅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当时由于在得克萨斯州发现了石油,人们蜂拥而至,扑向石油开采业。唯独希尔顿独占当地的饭店业,少有竞争而又财源滚滚。

刚开始,被买下的旅馆喧嚣嘈杂,拥挤不堪。一天,勤于思考的希尔顿辗转反侧:要是客人来了没有房间怎么办?怎样才能解决床位紧张的问题?多一个床位便多一份利润啊!

想着想着他睡着了,醒来之后,他突然灵机一动,“柜台太长,可以拆掉一半,餐厅里也可以加放20张床铺。”

营业结束后,餐厅里只剩下希尔顿一个人,他仍仔细察看旅店的每一个角落。第二天,希尔顿将木匠找来,把餐厅隔成了许多间能够容纳一张床铺和一张桌子的小房间。然后,他又把大厅的柜台截去一半,剩下的空间做成一个卖香烟、报纸的摊位,他还把大厅的一角腾出来,开了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当时,人们不太讲究装饰,愿意将就过夜的人多的是。结果几周以后,旅店就因为这几项措施而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人们常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任何财富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就算你有身价千万,如果不会精打细算,随意挥霍,也终究会有一天人还在,财已空。

在如今这个崇尚高消费、崇尚物质的时代,对于那些想成为有钱人的理财者,往往看不惯他们手中有钱,却攥的很紧,他们把这些“抠门”的富人比喻成葛朗台,对他们有不屑一顾的轻视。于是他会自己想象,等自己成为有钱人后,一定不会这样,一定给自己、给身边的人树立一个“大方”的形象,出手阔绰,一掷千金,这样才是有钱人应该有的“牛气”。殊不知,在有钱人看来,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理财成功,也永远不会成为有钱人,因为他的钱都会被他的“豪爽”吞噬殆尽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有一些人口袋里钱不多的理财者们,在心理上被人瞧不起,于是就故意表现花钱阔绰,出手大方,显示自己理财有方。其实,真正的有钱人从来不会看重这些表面,而是在人们面前吝啬不堪,买东西总是讨价还价,如同一位在菜市场买菜的家庭主妇,对于每一分钱都会据理力争,也许有时候他们在别人面前的确显得很掉价,丢了面子,但是他们留下了财富。所以,不管你现在已经小有所成,还是不名一文,不管你手中的资本有多少,要想理财成功,要想成为有钱人,首先要学会节俭,因为节俭才是成为有钱人最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