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11074700000053

第53章 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对吗?——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美国家庭教育实例

汉森:9岁孩子的父亲,图书管理员。

李德:旅美华人,汉森的好友,有一个7岁的女儿。

一天,汉森正在与李德就孩子爱提问题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李德说:“小孩子有时真的很烦。他那张嘴整天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不停地问这问那,我的头都快要被他吵炸了。”

就在此时,汉森的儿子走了过来。他手里拿了一本达尔文进化论的少儿读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调描述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并且配有极为有趣的插图。

“爸爸,进化论中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这是对的吗?”儿子问道。

“我不知道是否完全对,但达尔文的理论是有道理的。”

“可是既然人是由猴子变的,那么为什么现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儿子问。

“你没有看见书里是这样写的吗?猴子之中的一群进化成了人类,而另一群却没有得到进化,所以它们仍然是猴子。”汉森说道。

“这恐怕有问题。”儿子怀疑地说。

“什么问题?”

“既然是进化论,那么猴子们都应该进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进化。”

“为什么这样说?”

“我觉得另一群猴子也应该得到进化,变成一群能够上树的人。”

这时,坐在一旁的朋友脸上流露出极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的眼神似乎在说:“看你有多大的耐心。”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猴子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得到进化……”汉森说。

“为什么?”儿子仍然不放过这个问题。

于是,汉森只能尽自己所知向他讲明其中的原因:“据我所知,一群猴子由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们的攀缘能力逐渐退化,而又学会了直立行走,经过漫长的进化变成了人类;另一群猴子仍然生活在树上,所以没有得到进化。”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要进化呢?如果人能够像猴子那样灵活不是更好吗?”儿子又开始了另一个问题。

“虽然在身体和四肢上猴子比人灵活,但人的大脑是最灵活的。”汉森说道。

“大脑灵活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样可以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儿子说道。

“身体灵活固然好,但只有身体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大脑的灵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明。”

“为什么要创造文明?”儿子问道。

“因为文明代表着人类的进步。”汉森说道。

就这样,儿子的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很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是非常可笑且毫无根据的,但即使这样,汉森也尽力不让他失望。

“我真佩服你的耐心。”李德笑着说道。

汉森说:“其实也并非我的耐心比其他人好,只不过我认识到认真回答孩子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究理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

给中国父母的教育建议

汉森的儿子的确是一个酷爱提问的孩子,面对孩子的提问,汉森的态度非常正确——“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起他的究理精神,而不是将这宝贵的品质抹杀掉”,用这样的教育态度培养出来的美国孩子有什么不同呢?

还记得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吗?这场世界金融危机是由美国造成的,2008年,美国由于“两房”信贷把华尔街大亨拖入金融泥沼,随即美国各地房价大跌。至今,美国的房价都在谷底徘徊。当时,有一个美国某部的大部长召开记者会,一个11岁的小记者追问60多岁的大部长:父母的存钱都拿去买高价房,没有钱买玩具,怎么把房价降下来?小孩子的一个问题让所有外国记者吃惊!部长非常赞许地点点头,字正腔圆地回答了孩子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在中国恐怕很少,追根溯源,两个国家的家长在面对孩子提问时的态度就有所不同。许多中国家长容易“不耐烦”、“不懂装懂”,给孩子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提问呢?

明白孩子为什么爱提问

孩子从3岁开始,就很爱问为什么,而且孩子的提问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经常会弄得年轻的父母焦头烂额,但孩子还是一个劲地问。例如,为什么有的动物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海洋里?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事实上,孩子之所以爱提问,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孩子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希望从提问中满足他们好奇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无所不能,在他们看来,父母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寻求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东西。当我们知道了孩子为什么提问后,就会重新思考、检讨如何对待孩子的提问了。

耐心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爱提问是好现象,说明孩子具有学习意识。父母一定要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问题。无论孩子的问题让你多么心烦,也不要有厌恶的言行,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们丧失进取心。确实很忙时,可以告诉孩子:“妈现在很忙,等妈妈忙完了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要知道,大人们回答问题的方式、语言甚至技巧,将会对孩子今后学习、智力开发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切忌“不懂装懂”

遇到回答不上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胡乱解释或搪塞了事。先承认自己不知道,然后引导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寻找答案,或者参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向别人请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孩子明白,个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时候。二是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三是告诉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径有多种多样,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

回答问题要“实话实说”

许多父母都忌讳回答一些敏感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性。殊不知这样会造成孩子错误的认知,影响他长大后的思维。其实孩子对事物的了解只需要一个雏形,父母只需用适合他年龄的词语简单回答就可以了。譬如父母在亲吻被孩子看见,他也许会问:“爸爸你在做什么?”父亲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说:“爸爸喜欢妈妈,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样喜欢宝宝。”说完也在孩子脸上亲一下,让孩子明白亲吻是一种爱的表现,而不是什么丑恶的事。这既简单而诚实地解答孩子的问题,既避免了尴尬,孩子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