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11074700000050

第50章 小鱼怎么会死呢?——巧妙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美国家庭教育实例

韦勒: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热爱大自然。

安森:韦勒的父亲,大学医学系教授,专攻病理学研究。

1915年6月15日,韦勒出生于美国中北部美丽的密执安州阿博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安森在一所大学的医学系搞病理学研究,喜欢观赏、收集、喂养、解剖各种动植物,在他的书架上,可以看到许多医学和生物学方面的书籍、杂志,他的朋友大多也是医学家和生物学家。这一切,一直影响着韦勒,使他从小就对医学和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丽的密执安州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阿博镇风景秀丽,四周有树林,有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随处跑动,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韦勒和小伙伴们经常跑到草地上,时而扑住几只蝴蝶制成标本当作书签,时而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有时候兴致来了,就会到河边去捉鱼。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韦勒与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捉到了几条小鱼。韦勒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鱼带回家,拿来一个鱼缸,将鱼小心翼翼地放到里面。几条小鱼在自己的乐土里欢快地游着,不时还向水面吐出一串串的水泡,实在逗人喜爱。韦勒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去看望小鱼,给它们喂剩肉和面包渣。为了让小鱼能够健康地成长,他每隔两天会为小鱼换一次水。但没过多久,还是有一条鱼不幸地死去了。韦勒看到它漂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心里十分难过。

小鱼怎么会死呢?韦勒想弄个明白,于是决定将小鱼进行解剖,从它肚子里找原因。他将小鱼放在一块木板上,拿来一把小刀,然后将小鱼的肚子小心剖开。由于平日经常观看安森解剖各种动物,也看过安森解剖鱼类,韦勒解剖小鱼的动作颇得要领。当他剖开小鱼的肚子后,惊奇地发现一撮乳白色的小虫子在不停地蠕动。“啊!这是什么呢?是小鱼的后代吗?”韦勒天真地猜想着。

等安森下班回来,他急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亲,并指着鱼肚子里的白色小虫问安森:“爸爸,那是不是小鱼的后代呀?”

安森听完这一切后,仔细观察了小鱼肚子里的东西,然后对韦勒说:“那是鱼体内的寄生虫,并不是小鱼的后代。”

“小鱼是被它们害死的吗?它们是怎样钻进鱼肚子里去的呢……”韦勒晃着小脑袋向父亲提出了许多问题。

安森摸着儿子的脑袋,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去找一下答案呢?”

之后的一个星期,韦勒都泡在图书馆里,他找到答案后,对安森说:“寄生虫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另外一种动物上的,它在宿主的细胞、组织或腔道内寄生,引起一系列的损伤。寄生虫是难以消灭的致病源,不仅鱼体内有,其他动物和人体内也有,它们危害健康,是应该消灭的大敌。”

安森听后直点头,说:“孩子,你要努力学习,长大了去研究消灭寄生虫的方法,为人类造福。”

安森的话深深地激励着韦勒。从此以后,他学习更加刻苦了,对生物课也更加酷爱了。

给中国父母的教育建议

美国人十分重视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在他们的学生版教学大纲里着重提到了这一点:主动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应该追求的一种学习态度。而在中国,大部分孩子是被动地、艰难地在学习,这就像把头埋在沙漠里的骆驼一样,它自己并不想向前走,却被驼人打着、拽着向前走,这种学习心态是被动的,不符合脑力劳动的规律。

那么,家长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主动学习呢?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上面的教育实例中,韦勒的父亲看到他对寄生虫有兴趣,就启发他主动去探索、寻找答案,这使得韦勒很有成就感,对生物学也更加有兴趣。家长要想孩子主动学习,首先就要培养出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就像高尔基说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只有把学习当成喜欢的“面包”,才能让孩子“扑”上去。

使孩子明确学习目的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孩子学习起来会更主动、更认真。众所周知,一般人的智力差异并不大,但为什么在同一个班里,同样的老师教,有的同学能学得很好,而有的学习的效果却很差呢?根本原因在于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有没有长远的理想和目标。当一个孩子从小就坚定地想要当上医生、律师、老师时,他还会懒懒散散、混沌度日吗?所以,想孩子主动学习,必须使孩子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多与孩子沟通

与美国不同,中国家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同年的伙伴,所以家长要注意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好朋友,引导孩子用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生活。此外,还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乐于亲近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形成“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从而让孩子学习起来更主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