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国家庭这样教育孩子
11074700000047

第47章 谢谢你对我的理解!——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

美国家庭教育实例

艾尔莎:13岁,脾气倔强,要强。

多丽丝:艾尔莎的母亲,宠物店职员。

多丽丝和艾尔莎这对母女每天在睡前都会有15分钟的聊天时间。

这天,多丽丝因为艾尔莎故意踢翻了小狗的饭盆而责备了她,艾尔莎很生气。快睡觉了,艾尔莎以为母亲多丽丝不会和往常一样来和她聊天,谁知道多丽丝依旧走到了艾尔莎的床边。

多丽丝说道:“我们现在可以好好谈一下了。”

艾尔莎望了一下母亲,没有说什么。

“刚才我太冲动了,你知道我想对你说什么吗?”

“不知道。”

“孩子,对不起,我不应该不问你踢到小狗的饭盆的原因就责备你,希望你别放在心上。”

听了母亲的话,艾尔莎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她感到很局促,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谢谢你对我的理解,我不是故意的。那条狗太可气了,把我的袜子咬了个洞……”

“哦,原来是这样。有什么办法补救吗?”

“我可以自己补好。”

“好的,如果你想让袜子上再添上一朵小花的话,我可以帮忙!”

接着,母女俩又聊了会儿别的话题,互道晚安睡觉了。

给中国父母的教育建议

在美国,许多父母会和孩子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聊天,然而在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聊天、谈心的时间太少了,尤其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许多父母除了例行公事性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学习成绩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聊的。无怪乎,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喜欢跟我聊天了,难道我这么招人讨厌吗?”其实不是孩子讨厌家长,而是孩子讨厌和家长聊天的形式和内容。

聊天内容别总围绕着孩子的学习

事实上,许多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最习惯于对孩子说的话就是:“放学早点回家!”“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上课时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似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话题总是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方面,当然,对于孩子而言,学习确实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但这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与父母沟通的愿望,她们宁愿把自己的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也不愿意向父母说,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及困难时,她们更加不愿意向父母说,怕父母责骂自己,这样,亲子之间的沟通就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隔膜就产生了。

实际上,这是父母思想上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把焦点指向孩子的学习,而是多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及心理、情感状况,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那么,亲子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融洽。

除了学习以外,孩子在学校里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新鲜事,父母可以让孩子把每天的新鲜事讲给自己听,诸如孩子与同学之间的事情,孩子外出发生的事情等。总之,聊天话题忌讳总是孩子的学习。

那么,家长和孩子聊天应该聊些什么呢?孩子爱面子、害羞、情感细腻,于是想得比较多,心里话一般不轻易对别人讲。所以与孩子聊天时可以从她们的兴趣入手来拉近距离。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另外,值得家长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她们就不再每一件事都依赖父母了。这时候她们要求独立的愿望比较强烈,同这样的孩子谈心聊天,首先应该肯定她们争取独立性的愿望。在处事方法上尽量以朋友的口吻给她提建议,告诉她们这只是参考意见,并鼓励她们遇到事情时勇于做出自己的选择,敢于承担责任。信任是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必须要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准则。

讲究聊天的技巧

在与孩子聊天的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有些父母习惯于生硬地向孩子发问:“今天学校里有什么新鲜事呀?”“今天老师说什么了?”这种问话容易引起孩子作出消极回答,比如,她会回答:“没说什么。”这样,交流就会停止。如果父母能够先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针对孩子的不同表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开口说话,这样的聊天往往进行得比较顺利。

当发现孩子回家时比较兴奋,你就可以微笑着问:“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是不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令人高兴的事,说来听听?”当发现孩子回家时比较沮丧,你就可以关切地问:“你是不是心情不好?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需要我帮忙吗?”当发现孩子与人打架或者脾气比较大的时候,不要气急败坏,而要平静地问:“哎呀,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说来听听?”这种形式的发问因为关注了孩子的情感,所以往往比较容易引导孩子作出积极回答。

另外,父母在引导孩子聊天的时候,可以故意制造一点儿神秘感,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我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竟然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去学校找你们老师,他跟我讲了一个你的秘密。”“我们单位今天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情。”“你知道吗?原来你爸爸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神秘感较强的语言往往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主动参与到聊天当中来。当然,父母要学会变换不同的语言和语气,不要老是用同一种句式。只要父母抱着友善、平等的态度,主动去了解孩子,主动引导孩子聊天,就能让孩子在聊天的过程中倾诉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实现情感的沟通和亲子关系的融合。

注意聊天的态度

与孩子聊天时,语气要亲切自然,态度要诚恳,切忌一边跟孩子说话,一边做其他的事情。语气亲切自然才能让他们感觉无拘无束,感到父母是他们的朋友后,他们才会把心里话告诉父母。此外,家长还可以针对孩子一段时间遇到的事情或者可能有的心事与他们聊天,采取说自己的方法,告诉孩子自己小的时候有过的苦恼,以及自己后来解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