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的独裁管理手段,是促成沃德百货公司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独裁统治都是行不通的。独裁状况就意味着几乎所有事情均都必须由唯一的决策者作出判断,但要达到每一判断都正确那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即从事现代化社会化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力,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在现代生产系统中发挥着一定劳动功能的人。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要素系统中最活跃的一种经营资源,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起着保证作用。人的劳动即活劳动,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最活跃的因素,物质生产靠劳动者推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依靠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并一代又一代地加以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巨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劳动者的创造,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的运转离不开劳动者的控制、管理和支配。他们的劳动技能、智力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生产力中各物质要素和技术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也依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当前企业面临的情况是外部环境变化万千,而组织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有一支规模适当,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如何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及时得到各种需要的人才,是组织增加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真正的生产管理和效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生产部门和效益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增值原理
增值原理是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可以使人力资源增值,而人力资源增值是指人力资源品位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存量的增大。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是指社会劳动者能力,而劳动能力的提高主要靠两方面的投资,营养保健投资和教育培训投资,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培训投资。
——激励原理
激励原理是指通过对员工的物质的或精神的需求欲望给予满足的允诺,来强化其为获得满足就必须努力工作的心理动机,从而达到发挥积极性,努力工作的结果。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有积极性,或积极性有多高,对于其能力和他在工作中发挥的能力往往不是等量的,这除了受到工作环境的好坏、工作条件的良好程度,以及单位或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协调、配合情况等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要受到人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这一主观因素的制约。在客观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主观因素是个人能力发挥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务不只是以获得人力资源为目标,人力资源管理者在为单位或组织获得人力资源后,还要通过各种开发管理手段,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为此就必须坚持激励原则。
——差异原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率。要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就要对人力资源的构成和特点有详细的了解。人力资源是由一个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组成的,而各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受到身体、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各自不同,形成个体差异。“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水平上的差异,目的是为了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坚持能级层次原则,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差异管理指的是:具有不同能力层次的人,应安排在要求相应能级层次的职位上,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要通过不断的调整才能求得相互适应;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又要不断调整达到重新适应,这种“不适应——适应——再不适应——再适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是动态原理的体现。动态原理使我们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