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业经营的目标无疑是要实现电信业充分的有效竞争,然而,贝尔电信分业经营违背了电信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强行分开网络和业务进行运营,结果造成不同技术争夺同一个市场的状况。先进的技术凭借自身优势始终处在不断上升的轨道上,而固定电话这样相对比较落后的技术在与先进技术进行竞争时明显处在下风,只能艰难维持,眼看着自己的市场被一点点分割。这不仅影响到固话运营商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电信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回顾美国电信的发展历程,美国的电信市场正是在改革中繁荣起来,但也恰恰是分业经营和网业分开的改革思路为整个电信业的蒙难埋下了祸根,这场改革导致了各大电信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新老电信公司之间的裙带关系。根据《财富》杂志专栏文章分析认为,这是美国电信业全面崩溃的真正原因所在。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手机每分钟的通信费用已经从1996年的56美分下降到了如今的11美分,长途电话的费用下降得更加厉害。新技术公司的竞争可以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而享受到电话、视频以及快速互联网连接带来的乐趣。技术不仅仅正在重新改变电信行业棋盘上的布局,它也正在让一些大的知名公司从棋盘上消失。贝尔公司当初肯定没有想到,当年的“婴儿贝尔”SBC会反过来收购当年的母公司。这正反映出美国电信业经过20年开放竞争后,正步入重新合纵连横格局,分业经营已经彻底失败。
可以说,继续采用分业经营必然导致电信业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这是因为:
——分业经营把电信市场分割为以专业为界限的小块,造成电信市场的不成熟
分业经营让电信企业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打理着自己的业务,无法在业务上形成融合互补的“协同效应”,从而使得电信产业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分业经营直接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
由于电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信技术,因而拥有先进技术的电信企业无疑在竞争中更有优势,从而形成并不公平的“跑道约束”机制。这不但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而且会造成市场竞争的低效率。分业经营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市场公平有效竞争的形成,但是在同一市场需求几种不同技术竞争的情况下,用户更愿意选择更为便捷的通信技术,这就造成实际上的不公平和低效率,从而必然影响电信业的持续发展。
——分业经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无法为用户提供综合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整合已经成为电信业的发展趋势,只有提供综合化的信息服务,运营商才能在新环境下不断做大做强,因此,分业经营只会继续阻碍电信市场对构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强烈需要。
——分业经营难以构建电信产业链完善的横向和纵向合作,不利于整个信息产业的不断做大做强
说到底,分业经营不仅不利于市场的开发,降低了竞争的效率,而且破坏了产业链的发展,已经不适合市场的发展。
贝尔品牌的终结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信息产业部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在评价SBC对贝尔的收购曾说:“在电信改革方面,希望我们国家不要亦步亦趋,要像贝尔和SBC一样勇于探索自己的路。时下,中国电信业提倡的‘全业务’经营方案和横向业务收购的做法如出一辙,这是一个趋势。”
放弃分业经营模式,实施全业务经营制度,这是深化电信业体制改革的关键。而且,如今电信市场已进入供需同步增长的时期,许多业务也已经进入相对“饱和”期,所以电信运营商基本上是在存量市场拼抢,启动增量市场,培育新增点也要求实施全业务经营。尤其应以3G牌照发放为契机,让移动运营商进入固网市场,让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市场,使运营商们之间形成真正的全业务竞争将能迅速形成对等竞争,实现电信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适应整合时代用户对综合化信息服务需要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