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活越健康
11067300000106

第106章 预防高血脂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紧张,缺乏运动、生活饮食不规律,食用高脂肪食物较多,容易造成高血脂。高血脂与遗传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年轻时就更要注意预防血脂过高。血脂高,首先会影响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导致心脏病、冠心病、粥样动脉硬化等疾病。

高血脂的预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营养要平衡,食物应多样化,除米面杂粮均衡食用外,要多吃绿色的新鲜蔬菜,常吃鱼类、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蒜、洋葱、醋、水果等,少吃动物油及糖、奶油、油炸食品,不狂饮暴食,勿饮烈酒,少饮咖啡和浓茶。

(2)在日常的饮食中要特别注意补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酰胆碱、三价铬等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营养素,特别是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它降低血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抗血栓、抗血凝、改善血管弹性等功效十分显著。

(3)生命在于运动,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如做健身操、跑步、打太极拳等,但不要超负荷运动。

调节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是调节血脂的三大法宝。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尽量避免长期服用使血脂升高的药物,是对抗高血脂的有效方法。

运动可使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脂肪代谢,消耗能量,使全身的肌肉、骨骼强壮,身体更健康。

在药物治疗方面,除西医常规的降血脂的药物外,中医中药在治疗高血脂方面有它的优势。中医认为,气虚、痰湿、血淤是高血脂症的主要成因。根据中医辨证将高血脂症大致分为5个型:分别为痰湿内盛(表现为困倦、头晕目眩等)、气虚血淤(表现为疲倦乏力、手足麻木等)、脾虚不运(表现为肥胖臃肿、四肢轻度浮肿、神疲乏力等)、脾肾阳虚(表现为颜面浮肿、气短乏力、夜尿频、下肢浮肿等)、肝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咽干唇燥等)。

经临床及药效学观察,中药有清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对改善和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有明显的效果,并且中药具有副作用小、降脂后不易反弹的优点。

以下介绍一种自制降脂茶:鲜山楂30克、生槐花5克、嫩荷叶15克水煮,将要煮烂时用勺压碎,再煮10分钟,取汁当茶饮,连服3个月。

认识高血脂症,懂得如何预防和治疗,就会远离高血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