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11064000000009

第9章 白内障防治

Q72.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睛内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晶状体与照相机镜头一样,是将光线汇聚在底片上成像。正常的晶状体是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如果晶状体逐渐混浊光线就无法正常透过,以致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影像。

Q73.白内障分几矣?

可分为老年性、先天性、外伤性、代谢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放射性、后发性白内障。

Q74.如何早期发现白内障?

首先要注意自己单眼视力的变化,如果遮住一只眼时发现另一眼的视力在逐渐减退,必须及时到医院经过彻底的眼部检查方可诊断是否患有白内障。患了早期白内障,患者不会感觉疼痛,眼睛也不红,仅表现为视力减退。

Q75.白内障该如何治疗呢?

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白内障的形成或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

Q76.白内障手术适应证有哪些?

(1)未成熟期或成熟期白内障。

(2)外伤性白内障。

(3)先天性白内障。

(4)内眼术后引起的白内障。

(5)中、高度近视性白内障。

(6)糖尿病性白内障。

(7)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并发性白内障。

Q77.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能否进行白内障手术?

只要在术前经内科会诊,将血压、血糖稳定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心脏病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时均可手术,必要时可行心电监护。

Q78.白内障摘除术后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状体?

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后,成了 10.0D~ 11.0D高度远视。所以白内障摘除后,最好视力只有0.02,必须戴高度远视镜后才能恢复视力,而配戴框架式眼镜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植入人工晶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

Q79.植入的人工晶状体能用多少年?

根据40~50年的观察资料表明,人工晶状体在眼内具有无明显退变、无刺激、无生物降解作用、光学性能好等特点,因此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可以用一辈子。

Q80.什么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法,术中通过一个10~12毫米的切口摘除混浊的白内障,然后将一个硬质人公晶状体植入眼内。目前由于手术技巧的改进,已将手术切口缩小到6~8毫米,手术效果通常也非常好。

Q81.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哪些优点?

(1)手术切口小。

(2)术后反应轻,愈合快。

(3)视力恢复快,恢复好。

(4)术后散光小。

Q82.如何合理选择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术需昂贵精密的设备,对晶状体核的硬度也有所选择。一般成熟期及过熟期的晶状体核太硬,可能会延长乳化时间,损伤角膜内皮、产生虹膜炎和继发性青光眼,术时须谨慎。另外由于超声乳化术是在小切口下操作,潜在性损伤可能性比其他手术方法大,故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高,所以一个超声乳化术是否成功与医院设备、医生手术技巧及患者的本身条件三者有关,缺一不可。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不需特殊设备,对任何期的白内障均适应,切口大,相对操作容易,但切口的愈合速度较慢,散光程度较超声乳化手术来得明显。

Q83.什么时候进行白内障手术最好?

以前的白内障手术,通常要等到成熟或近成熟期,也就是视力下降到仅有光感、手动。现在原则上白内障对生活、工作产生明显影响就可手术,通常根据患者对视力需求的程度、医生的手术经验、医院的设备来具体决定,一般均按视力0.3以下进行手术。

Q84.术前应做哪些准备?

(1)全身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血压等。

(2)眼科特殊检查:角膜曲率、A/B超声、角膜内皮镜、眼压、泪道冲洗、视觉电生理等。

(3)术前1~3天眼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每天3~4次。手术前用散瞳剂充分扩大瞳孔。

Q85.术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术前按平时的饮食习惯进食,为保持颜面部清洁可提前一天洗头、洗澡,保持轻松的精神状态来等待手术。特别注意不要患有感冒、咳嗽等。

Q86.术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白内障手术一般是在局麻或表麻下进行,所以整个手术过程都知道医生正在动手术,但不会有疼痛或仅有稍微不适的感觉,因此尽可能地以轻松的心情来接受治疗。术中不要剧烈咳嗽。如有尿意、想咳嗽或其他不适应立即告诉医生。术时要保持头位,不要左右摆动。

Q87.白内障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是何原因?

如果眼睛仅是白内障,则手术后视力可以恢复得较好;但如果除了白内障外,还患有其他眼病,则白内障手术后只能改善视力,而不能恢复到正常。换句话说,白内障手术仅仅解除了由白内障引起的那部分视力的下降,其他眼病引起的视力下降仍然存在,可根据病情进一步治疗,以使视力得到满意的恢复。如患有角膜白斑、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均影响视力提高。其他如散光、屈光不正等也影响视力的提高。

Q88.手术后有的患者看远清楚、看近模糊,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不能调节,手术前医生对人工晶状体度数的确定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即既要恢复远视力,同时要兼顾近视力的恢复(余留——1.5D左右的近视度数)。但手术后的效果往往与术前的设计有出入,若术后看近模糊,可戴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看近就清楚了。

Q89.为什么有的患者术后出现眼前黑影飘动?

眼前黑影飘动在医学上称为玻璃体混浊或“飞蚊症”。在老年人、高度近视眼患者,玻璃体变性后发生混浊是很常见的。术前有的患者因严重白内障遮盖,不感觉眼前黑影的存在,在白内障摘除,视力提高后黑影也随即显出来了。而有的患者手术前感觉眼前黑影,术后仍然存在而且会更明显。这些现象与白内障摘除术没有任何关系。少量黑影飘动对视力没有影响,通常也不会进一步恶化。

Q90.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为什么还要配戴眼镜?

尽管手术前经过各种眼科检查,如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并由电脑打印出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但往往存在着仪器测量的误差,或手术时缝线的松紧,以及晶状体植入在囊袋内还是在睫状沟,产生的误差在 1.5D~——1.5D之间。所以患者术后看远视力达1.0以上,但看近困难,就须配戴老花镜;同样有些患者术后看近清晰,而看远视力差,就须配戴近视镜了。配戴眼镜的度数一般为1.0D~2.0D。

Q91.如何选择人工晶状体?

首先医生会根据您的眼球长度和角膜屈光度以及您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决定人工晶状体的度数;然后会根据您的经济状况来决定选用国产或进口的人工晶状体,通常进口的人工晶状体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如果您做的是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这种手术目的是避免大切口术后出现散光,医生就会选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另外,选用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状体,可以减少手术后出现的炎症反应,获得较好的视力。

Q92.如何预防白内障?

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上升趋势,这种常见的老年疾病,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由于此病的病因不明,所以对它的预防一直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课题。据保健专家长期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下方法可能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

(1)戴深色眼镜。研究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者指出,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有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阻止视力进一步减退。

(2)防止脱水。在发生脱水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都应及时补充水分,以满足代谢的需要。

(3)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眼睛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及代谢功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防止视力减退和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4)适当服用阿司匹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晶状体蛋白结合变为棕黄色物质在晶状体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司匹林可以减慢这一进程,从而可推迟白内障的形成。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大,一般应饭后服用。

外伤性白内障则可较好地预防,如工作时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异物飞进眼内,平时不要给小朋友玩剪刀、牙签等尖细的东西等。至于先天性白内障则在母亲孕期不要患流感、风疹等疾病,不要随便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