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11064000000008

第8章 青光眼防治

什么是青光眼?

正常眼球是有一定压力的,当眼内压超过自己眼球所能耐受最高水平时,造成眼底视神经的损害、视野缺损等一系列视功能损伤时叫青光眼。正常眼内压一般在2.79千帕(21毫米汞柱)以下。青光眼的共同特点是最终导致视神经乳头凹陷、萎缩和伴随视野缺损。

Q49.为什么有的人会眼压升高?

眼压升高与眼内的一种被称为“房水”的透明液体的循环密切相关。房水在眼内连续不断产生,起到维持眼压和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透明液体在眼内产生与排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眼内压。患有青光眼的患者,房水仍在正常产生,但排出却受阻,动态平衡被破坏,眼内积存房水过多,就会引起眼内压升高,时间一长,增高的压力会压迫视神经,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

Q50.青光眼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着一定的解剖因素,例如眼球小、眼轴短、有远视、前房浅。此时如果遇到一些不利诱因,如情绪波动、在黑暗中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全身或眼局部应用阿托品类药物、过度疲劳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急性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性失明。另外部分青光眼患者有家族史,由遗传因素引起。

Q51.青光眼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婴儿到老人,所有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青光眼,但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青光眼不是单一的疾病,许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疾,乃至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或伴有青光眼。

(1)先天性或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与遗传有关,所以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这类青光眼。

(2)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与情绪激动、劳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瞳孔散大有关。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一些危险因素如近视、家族史、年龄、种族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有关。

Q52.哪些是产生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超过35岁的中年人。

(2)青光眼患者亲属。

(3)高度近视者。

(4)糖尿病患者。

Q53.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1)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闭角型与开角型两种。

1)闭角型青光眼,这类病人情绪易波动,常可急性发作。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3:1,年龄多在40岁以上,特别是50~70岁者最多,30岁以下很少见到。

2)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这种类型的青光眼病进展较为缓慢,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有时不易早期发现,个别患者甚至一眼已经失明,也不知何时发的病。这种在没有症状情况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应引起患者的高度警惕。开角型青光眼中男性略多,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2)继发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于眼部其他疾病所引起,病因较明确。如角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眼外伤、眼底血管病变、眼内肿瘤等一些眼病都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是由于胎儿在胚胎发育期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所致。大多是婴儿出生时就已患病。多数患儿黑眼球较大,故有“水眼”、“牛眼”之称。有些患儿还伴有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

Q54.青光眼的早期有哪些症状?

青光眼早期可以没有症状和不适的感觉,患者往往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了青光眼。也有的会出现视疲劳,眼胀头痛,晚间看灯光周围有彩虹样的光圈,视物模糊,经过休息,症状可以消失。有以上症状者,应该及时就医。

Q55.能自我判断得了青光眼吗?

青光眼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闭角型青光眼,常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看灯时周围有红绿圈,多有劳累或在暗处停留过久时发生,如有上述症状应怀疑患有青光眼,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另一种类型为开角型青光眼,在发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对于缺乏青光眼防治常识的人而言,通常不能自我判断,需要依靠眼科医生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检查,才能确诊。此类型病情发展缓慢,到出现视力受损害时,往往已进展到晚期阶段,视野呈管形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到影响。

为了保护您的眼睛,您需要学习一些青光眼防治基本知识。如果您年龄已超过40岁,应当每年到眼科门诊接受1次眼部检查,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如果您的症状或疑虑仍未解除,您应找青光眼专科医生咨询,这样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Q56.青光眼主要有哪些表现?

(1)闭角型青光眼常为发作性,发作时症状可轻可重。轻型发作时间短暂,突然感觉视物模糊,看东西如隔薄雾,看灯光周围有彩虹圈(虹视),伴眼部胀痛、鼻根部酸胀,休息后症状缓解,但可反复。严重时头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视力高度减退,患眼充血、水肿,角膜呈水蒸气样混浊,瞳孔扩大,用手指触眼球如硬橡皮般。

(2)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轻微,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常到晚期视力下降、行动不便时才被发觉。

Q57.先天性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最典型的症状是怕光、流泪、夜间哭啼、睡眠不好、眼球增大、角膜增大、角膜混浊、眼压高。如果婴儿生下来眼睛很大,则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Q58.什么时候应该进行青光眼的全面检查?

(1)35岁和40岁时。

(2)40岁后每隔2~3年检查1次。

(3)60岁后每隔l~2年检查1次。

如果有前述的任何青光眼危险因素存在,35岁后每1~2年检查1次。

Q59.青光眼可以治愈吗?

除了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手术后可以得到根治外,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也就是说,青光眼的治愈,是以有效控制病情不再发展为治疗目的的。如果患者初次就诊时,视功能已经受到明显损害,那么即使眼压得到良好控制,视力也不可能再恢复至正常。因此,早期发现,及时进行合理的治疗,将眼压控制在理想范围,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在有生之年保持良好的视功能。

青光眼属于终生性眼病,作为患者应学会正确对待青光眼,适应与青光眼共存,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接受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的诊治。

Q60.得了青光眼应该怎样治疗?

目前青光眼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降低眼压,保护视神经。

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用滴眼液进行局部治疗是首选和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滴眼液不能够有效降低眼压,也可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应早期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为辅助手段。

Q61.青光眼患者如何选用眼药水?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发病缓慢,治疗周期长,有的需终身服药,不能间断。1%~20%毛果云香碱(匹罗卡品)眼药水,每日3~4次。0.25%~0.5%塞吗络尔(噻吗心安)眼药水、倍他络尔(贝特舒)或贝他根眼药水,每日2次,现已成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药物。还可将毛果云香碱和肾上腺素联合应用。乙酰唑胺(醋氮酰胺)250毫克,每日3次口服。20%甘露醇25毫升快速静脉滴注,用于急性青光眼。

Q62.长期使用眼药水会引发青光眼吗?

在临床工作中,常可见到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强的松)和可的松等]引起眼压增高,甚至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而未被及时发现的患者。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使眼压升高,继发开角型青光眼,即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因为这种青光眼自觉症状很轻,甚至无自觉症状,且病情进展缓慢,所以医生和患者常难以及时发现,甚至造成了视神经和视野不可逆转的损害。

一般来说,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2周至2个月左右,就有可能发生高眼压反应。增加用药次数、浓度及延长用药时间,均有增加高眼压反应的概率和程度。因此,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测眼压,警惕有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做到早期发现,以免视功能遭受损害。

Q63.为什么要进行青光眼手术?

手术是另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办法,闭角型青光眼原则上都需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若用药物治疗无效,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任何手术总有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所以医生开始发展激光手术。为安全起见,一般1次仅做1只眼睛。

Q64.如何选择手术方法?

目前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手术方法:激光手术和显微手术。

(1)激光手术:是用于急性和慢性青光眼的一种技术。先表麻眼球,然后医生借助显微镜的帮助,将激光束准确地聚焦在眼的正确位置。光束通过眼的各层,仅仅在聚焦的虹膜排液口位置作开口,对其他眼组织无害。在激光手术过程中,患者看准亮光(如照相机的闪光灯)可感觉少许的刺痛感。后来眼睛感觉到轻微刺激,一两天后好转。激光手术后应经常测眼压。

(2)显微手术:是治疗急性、慢性、先天性及继发性青光眼病例的成功方法。显微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一般与松弛药物联合使用,手术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或稍有不适。术后也应定期测眼压。

Q65.术后眼睛的外观怎样?

显微手术或激光手术后,眼睛看来完全正常。手术开口通常藏在上眼睑下,如你轻轻地将上眼睑向上拉,头向后偏一点点,在镜子里可以看到该开口。

Q66.应该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青光眼的治疗必须持之以恒。要避免青光眼继续损害视功能,就必须做到遵照医生嘱咐,规律用药。另外还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几点是:

(1)要不要用药,能否停药或何时停药,用1种药还是同时滴用几种药,都应当向眼科医生咨询,切不可自作主张,自行其事,否则贻患无穷。

(2)出外旅游或出差时,应准备好两套眼药,以备不时之需。

(3)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防青光眼继续恶化。

Q67.青光眼患者出现哪些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复查?

(1)经常出现一过性虹视、雾视。

(2)经常性眼球胀痛,鼻根眉弓痛而又无屈光不正或其他疾病。

(3)在夜间或光线暗的地方不能独自行走。

(4)远视眼及近视眼患者近期内视力明显下降,视朦进行性加重。

(5)40岁以上经常更换老花镜,仍觉不合适。

(6)具有青光眼家族史。

(7)眼红充血,视物模糊,疼痛明显但无分泌物。

(8)有糖尿病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史。

Q68.青光眼能预防吗?

不能。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做眼科检查。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阅读或从事近距离工作者,光线要充足。

Q69.青光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保健?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情绪激动或过度悲伤可成为青光日艮急性发作的诱因(以闭角型青光眼更为明显)。故青光眼患者在生活上和情绪上要适当控制,自我调节,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2)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有失眠,要及时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药物、食物等自我调养。

(3)不要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工作或学习。不要用眼过度。在较长时间用眼后,要让眼睛和身体休息一段时间。

Q70.青光眼患者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1)三忌,即忌烟、忌酒、忌浓茶。过量吸烟由于尼古丁的作用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导致视神经缺血;烟草中氰化物可引起中毒性弱视,危害视功能。大量饮酒可造成眼球毛细血管扩张,眼睛充血加重,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常喝浓茶虽有利尿的功能,但往往造成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引起眼压升高。

(2)注意饮食卫生,多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经常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

(3)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胡椒等。

(4)注意节制饮水(特别是冬天),一般每次饮水不要超过500毫升。

(5)禁止口服或肌注阿托品类药物,如遇有特殊情况应将青光眼病史及时告诉医生。

(6)青光眼早期可食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玉米、赤豆、冬瓜、鲤鱼等。后期可多食蛋黄、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

Q71.青光眼患者应注意哪些日常生活须知?

(1)如果你得了青光眼,千万不要害怕,但一定要认真对待。

(2)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每个医院的仪器设备不同,诊疗常规不同,每个医生也总是比较相信和熟悉本医院各种检查结果和报告,因此,患者应尽可能固定诊疗地点。

(3)信任和配合眼科医生。

(4)为了减轻疾病带来的焦虑、不安,患者可以和自己的亲人、知心朋友、医生或病友经常交谈,以减轻思想负担,增强信心。

(5)由于青光眼以外的其他疾病去看医生时,不要忘了告诉医生青光眼的病史和正在进行什么治疗,以利于医生在考虑用药时避免使用不利于青光眼的药物。

(6)患了青光眼自然会比较关心自已的眼睛,但不要只关心眼压和视力,而要全面地爱护眼睛,包括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不良刺激,不要随便揉擦眼睛,选择眼部化妆品时要防止过敏等。

(7)青光眼患者要注意生活有规律,并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全面增强体质,减缓全身各器官的衰老过程。

(8)有些食物对青光眼患者有好处,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