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11064000000010

第10章 玻璃体病防治

Q93.有的人为什么会有眼前黑影飘动?

正常人的屈光间质即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及角膜是透明的。它们中的任何部分发生混浊,都可以在眼前出现黑影。角膜和晶状体的混浊是不动的,只有玻璃体的混浊才会随眼球的活动而飘动。许多人都会发现眼前有黑影飘动,尤其是老年人。有的人发现眼前有黑影飘动,很紧张,怕是什么大病。其实,黑影飘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理现象,一种是病理现象。

生理现象又叫飞蚊症,一般不影响视力。漂浮物多呈半透明状,有人形容为线状、丝状、蜘蛛网样、苍蝇腿样等。为防止漏诊、误诊和减轻患者不必要的顾虑,应做眼科有关方面的检查。病理现象又叫玻璃体混浊。患者常发觉在眼前有灰尘状、斑点状、线条状、雪花状等的黑影随眼球运动而上下或左右飘动,而且在眼球停止运动时,又回到原来部位。常见的有出血性混浊、炎症性混浊、变性性混浊。

Q94.玻璃体混浊是如何形成的?

一听到玻璃体混浊,许多人会以为这是一种眼病。其实玻璃体混浊不是一种病名,而是玻璃体最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玻璃体本身或邻近组织病变常导致玻璃体混浊。引起玻璃体混浊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1)炎性玻璃体混浊:玻璃体是无血管组织,玻璃体炎症都是周同组织炎症扩散而致,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2)外伤性玻璃体混浊:眼球钝挫伤,穿通伤常伴有眼内出血而引起混浊,眼内异物及继发感染亦导致混浊。

(3)玻璃体变性混浊: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变性,表现为凝缩和液化。凝缩的部位密度高,可有絮状、丝状、无色透明的混浊物。液化部位玻璃体结构解体,形成充满液体的空隙。这种玻璃体混浊在高度近视及老年人中更常见,多长期不变,不影响视力。

(4)闪辉性玻璃体液化:在玻璃体内见到结晶,光照后呈闪辉外观。结晶主要是胆固醇,产生的原因不明。

(5)星状玻璃体变性:在玻璃体腔内见到漂浮着无数白色球形小体,如天上繁星,结晶是脂肪酸和磷酸钙盐。多见于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

(6)出血性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葡萄膜血管破裂出血流入并积聚于玻璃体腔内,造成了玻璃体出血。

(7)全身病与玻璃体混浊:一些热性病常并发玻璃体混浊,如流感、伤寒、流脑等,也有报道疟疾、回归热等引起玻璃体混浊。肾炎、妊娠毒血症、糖尿病也可出现玻璃体混浊。

(8)其他:眼内肿瘤、玻璃体内寄生虫病、玻璃体视网膜退行病变也会引起玻璃体混浊。

Q95.玻璃体出血有哪些原因?

任何原因导致视网膜、葡萄膜血管破裂或新生血管破裂出血都可能形成玻璃体出血。

Q96.玻璃体出血有哪些危害?

少量出血时,患者可有飞蚊症,出血前对视网膜有刺激的疾病,可有闪光感。出血量多时,可出现黑点、虹视症,大量出血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光感消失。

玻璃体出血几天或几周后开始吸收,吸收快慢与发病原因及眼内状态有关。玻璃体新陈代谢慢,出血吸收不快。青年人,出血量少,出血在前部或接近视盘、视网膜血管时,吸收较快,使玻璃体恢复透明,但也促使玻璃体开始发生变性。老年人,出血量大,尤其是入侵凝胶状玻璃体中的出血,则吸收较难。反复多次的出血最后可转化为致密的膜,同时来自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内,影响中心视力,膜牵引可造成视网膜脱离,并发白内障。新生血管的破裂则造成玻璃体再次出血,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至眼球萎缩。大量玻璃体出血后,使血一房水屏障破坏。玻璃体内变性的红细胞进入前房,阻塞房角,进一步发展成血影细胞性青光眼。巨噬细胞吞噬溶解的红细胞碎片,阻塞于小梁,使小梁变性,可能造成细胞溶解性青光眼。小梁内皮细胞吞噬溶解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铁引起铁锈沉着,同样使小梁变性,影响房水外流,产生含铁血黄素沉着性青光眼。

总之,玻璃体出血可对眼组织带来严重损害,需积极治疗。

Q97.玻璃体出血该如何治疗?

治疗应根据原发病、玻璃体出血量多少、出血吸收情况及眼部反应等给予恰当处理。

在大多数病例,玻璃体出血的自发吸收需要4~6个月时间,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一般认为应观察3~4个月,如果在观察期间玻璃体混浊没有明显减轻,说明自发吸收缓慢或完全吸收的可能性较小。

玻璃体出血后,早期应卧床休息,并避免用力和头部剧烈运动,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如玻璃体尿激酶注射,使血块溶解破碎,同时增加眼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吸收。尿激酶也可采用球结膜下或球旁注射。中药治疗也有一定价值,出血早期予凉血止血,病情稳定后予活血化瘀。氨妥碘肌注也能促进陈旧出血的吸收。也可应用物理疗法,如超声波能促进血液的吸收;氩激光可使血块气化、松解、离解,巨噬细胞活力增强,血液吸收加快。

手术治疗是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措施。眼外伤引起的玻璃体出血如并发其他损伤,如穿孔、白内障、眼内异物等,应及时手术。单纯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宜在伤后1~2周手术,以避免血液对眼组织的刺激,减少眼内纤维增殖的发生机会。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玻璃体出血,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玻璃体切割时可配合眼内激光,术后密切随访,必要时应作眼外视网膜光凝,稳定病情,预防再出血,保护有用视力。玻璃体出血并发严重并发症,不适合作玻璃体切割术者,可作睫状体或视网膜冷凝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玻璃体血液的吸收,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