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08

第8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论典”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译文”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现代释评”

人与人相交处事,假若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贸然行事,往往结果和目的会相差甚远。就像与高手过招,在意而不在形,假如对对方一无所知,可能会一败涂地。

吴越争霸,最后以吴王的失败而告终,原因之一就是吴王没有真正地认识越王勾践。以为勾践不过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因而放松了对勾践的防范,最后一败涂地。而恰恰相反,勾践的反败为胜,正是由于他对吴王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然后投其所好。如他知道吴王不满伍子胥的耿直,便使用反间计,使伍子胥自刎身亡。又送给吴王两个绝色美女,使吴王耽与淫乐……最后,终于一雪前耻。

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为人,司马懿也了解诸葛亮的智慧。正因为如此,在失街亭后,熟知司马懿为人的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重兵,摆下了空城计,成为战争史上的一个著名案例。而司马懿败给诸葛亮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很了解自己,并且自以为很了解诸葛亮——“为人谨慎”。诸葛亮抓住的就是司马懿性格中的多疑……成功地从司马懿的眼皮底下全身而退。

可见,战场上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言一行更要小心谨慎。并且要能够抓住对方的弱点。这样,出击才能够快、准、狠,从而达到百战不殆。

“论典”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译文”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

“现代释评”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在人与人交往中,只有先了解对方的喜好,才能因人制宜,确定对策……人事人事,只有把人搞明白了,事情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战国时期的大纵横家张仪,青年时期学的满腹经纶,就到楚国去求取富贵功名。但是事与愿违,楚王对他的想法并不感兴趣,最后张仪在楚国生活的异常拮据,只好另谋出路。

这个时候,楚王正宠爱着两个美女:一个是南后,一个是郑袖。张仪就去拜见楚王,对楚王说:我到您这里已经很久了,大王还没有让我做些事情。大王如果真地不想任用我的话,那么就请允许我离开这里,去晋国吧,我想到那里去看看有没有我施展才学的机会。

“好啊,你尽管去吧。”楚王对他的去留根本不感兴趣。

“当然,不管那边有没有机会,我都会回来一次的。”张仪说,“那么请问大王,您可需要我带些什么回来吗?譬如说那边的特产,您如若喜欢,我可以给您带些回来的。”楚王看了他一眼,冷淡地说:“金银珠宝、象牙犀角,我的王宫里什么没有!对于晋国的东西,本王不稀罕。”“大王难道也不喜欢那里的美女吗?”张仪故做惊奇地问。

这句话一下子触到了楚王的痒处,他眼睛一亮,连忙问到:“什么?你说的是什么?”“我说的是晋国的美女,大王。”张仪一本正经地说,还做起手势向楚王夸奖道:“晋国是个出美女的地方啊。她们有粉红的面颊,雪白的肌肤,黑色的如瀑布般的长发,走起路来如风吹杨柳,说话娇娇滴滴,比银铃还清脆。真的是比花花枯谢,对月月无光,云鬓压衡岳,裙带系湘江……”这一番话说的楚王心花怒放,他急不可耐地说道:“对!对!本国地处蛮荒,我还从没有见过晋国的美女呢。你要是不说,我到是还没有想起来。那你就给我办这件事是吧,记住要多带些‘名贵的土特产’回来啊。”张仪却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大王,但是我身无分文,如何才能满载而归呢?”楚王二话没说,立即给张仪很多银子,让他尽快去办。

张仪领到银子后,故意把这个消息传开,一直传到南后和郑袖的耳朵里。两个人知道后,大为恐慌,连忙派人去向张仪疏通,告诉他说:“我们听说张先生奉楚王之命去晋国,特意送上盘缠”。

张仪在出发前,来到王宫向楚王辞行。他装出依依不舍的样子,说:“大王,我这次到晋国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回来啊。请大王赐我几杯酒,为我壮行吧。”“行!行!”楚王立即叫人赐酒给张仪。

张仪又展开三寸不烂之舌,让南后和郑袖出来,然后承认自己失言,说晋国的女子绝对没有大王的二位夫人美丽。这样,张仪赢得了楚王两位宠姬的欢心,也得到了楚王的信任。成为他平步青云的一个好起点。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楚王的弱点就是好色,而南后和郑袖的弱点就是怕失去宠爱……张仪因为充分地了解到这一点,才能够巧施手段,赢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老板,或者上级,每个人都要不停地和他人打交道。但是你要面对的人是什么样的?是用才如神、体恤民胞的典范老板?是争功诿过、欺诈百姓的恶毒上司?是忠厚老实……奉公守法的好公民?还是自私自利、惟恐天下不乱的真小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他,进而战胜他,才能实现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