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07

第7章 高步立身,以退为进

“论典”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

“译文”

孔子说:“多么高尚啊,舜禹得到天下,不是夺取来的。”

“论典”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羚羊触藩,如何安乐?”——《菜根谭》

“译文”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火烛中,羚羊用角去撞藩篱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现代释评”

进与退是一对矛盾的组合,但是中间又充满辩证关系。满则损,刚易折,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走向反面。反之,适当地把握进退之间的尺度,高步立身,就可以以退为进。

那为什么要退让?退让要遵循什么原则?退让有什么好处?一言以概之——退让,是为了更好地进取。退让并不是意味着失败,进取也不一定意味着成功。暂时的退让是为了将来的进取,这是要成就大事的一个原理。

让出一片江山,就有可能赢得整个世界!

但是“退”是需要基础的,是有条件的。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无从谈论退让的问题,此时的所谓退让也只能是懦弱的体现。只有拥有一定的实力,并且以实力为保证,掌握主动权的时候,才能谈得上退让。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高卧隆中都能让刘备三顾茅庐的。

而此时的退让,则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段。

必要的退让和妥协往往比进取收益要大。以静代动,以逸待劳,渔翁得利,这些往往都是带有一点妥协的色彩的。不与之争,是因为争之不利;不与之斗,是源于斗之有亏。

这时让一步柳暗花明,退一步海阔天空。

“论典”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菜根谭》

“译文”

人的感情变幻不定,世间之路曲折艰难,充满坎坷。在行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让人先行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现代释评”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只知道前进,忽略了后退,忽略了避让和妥协。忽略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前进,也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避让的。就如一块石头从天而降,假如人能够预先发现,那么他是要本能的避让,还是快步跑上前去,然后伸长脖子把头递过去让石头砸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选择避让。这是明智的。因为真正的智者,是进退自如的。

据说成龙有一件T恤上面写了耐人寻味的几个字。身前是“做人难”,身后是“人难做”,帽子上写的是“难做人”。但是成龙自己的解释是:“还要好好做人”。可见,要成为一个理想中的人,成就理想的事业,必须要了解做人的智慧。这样,才能不畏生活艰辛,不顾世俗坎坷,勇往直前,成就自己的梦想。

“论典”

“忍一言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处世悬镜》

“译文”

能够容忍一句刺耳的话,就会风平浪静;能够在竞争时后退一步,道路就宽阔的多了。

“现代释评”

“将相和”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从大处着眼,从大局出发,做出退让的姿态,并且巧妙地道出自己这样做的根本原因,不但博得了众人的理解,更赢得了人们的敬佩,也因此而感动了廉颇,来负荆请罪。

这种退让只有像蔺相如这样洞悉人情事态的人才能去做,也只有他这种深知进退之道的人才能达到这种良好的效果。

“论典”

“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处,留三分最妙。”——《处世悬镜》

“译文”

在窄小的路上经过,给别人让路为好;酒喝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留三分量才是最佳境界。

“现代释评”

明朝年间,有一个姓张的老人开了个当铺,生意一直做得不错。在年关将近的一天,张翁忽然听到铺子里人声嘈杂。他急忙出来询问,原来是店铺里的伙计在和一位邻居争吵。张翁忙问原由,伙计对张翁说:这个人以前典当了些东西,今天却空手来取典当之物。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可那位邻人看到张翁不但没有丝毫愧疚之色,反而仍旧骂骂咧咧,不讲情面。面对这样的情景,张翁的做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微笑着对这个邻居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年关就要到了,急着用这些东西吗。咱们都是街坊邻居的,因为这些小事争吵不值得。”于是,就叫伙计找出他所典当的东西,一共有四五件。张翁指着棉衣说:“这是过冬不可缺少的衣服”,又指着一件长袍说:“这件衣服是我给您拜年用的。其他的东西现在也不急着用,莫不如暂时放在这里,把棉衣、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那个人一看,只好一声不响地走了。当天夜里,他竟然猝死在别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那人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花了很多冤枉钱。

原来,这个邻居欠了人家很多债务,无法偿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事先服下毒药,因为知道张翁家道殷实,就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但张翁没有和他理论,给了他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讹诈,而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惹上了人命官司。

后来,有人问张翁说:“你怎么能够有先见之明,容忍了这种人呢?”张翁回答说:“凡是蛮横不讲理来挑衅的人,多半是有所恃才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不加退让,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了”。

张翁可谓真正地知进退,懂得失,不做无谓之争。

“高步立身,以退为进”,实际上说的是一种襟怀。而这种襟怀,不是一时一事所能造就的……它是在长期的熏陶、磨炼中逐渐形成的。俗话说的好,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够做到不计个人一时的得失,才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才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从而达到“争”和“得”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