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32

第32章 外圆内方,刚柔相济

“论典”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菜根谭》

“译文”

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该圆滑老练;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时代,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应当更多一些宽容;对待凶恶的人,应当更加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众生,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并用,恩威并施。

“现代释评”

大千世界,有方有圆,比如桌子是方的,球是圆的,一切都是造物主固定好的,并没什么好说的。可有关方圆的人,却是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菜根谭》上说:“方圆处世。”大家也许会奇怪,方圆只是几何线条,如何成为处世之道?其实这是人们对方圆的人格化演绎。为人处世,无非三种情况,方,圆,或兼而有之……方者,如那一代谏臣魏征;圆者,有如那和坤之流。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们心中方者为善……自然那圆者就为恶。然而在充满矛盾的现代社会里,那极其方正之人,往往在社会中碰得头破血流,尚不知做错了什么;而那些圆滑有如润滑剂之人,看见权贵就逢迎,看见倒霉的人就幸灾乐祸,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有朝一日那倒霉之人重登高位,却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由此可见,方或圆都只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却绝不是为人处世的好方法。方有刚有棱,易伤害他人和自己,圆则有柔有韧,尚不可全盘否定。

因此,在如今这样人事纷繁的社会里,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周总理不正是一个刚柔并济的人吗?他运用此道修身,治国,平天下,赢得世人衷心敬仰,他的外交水平令世界各国赞叹不已。

所以方正之人要学会心平气和地看待世界,温和地与人相处,因为凡事物极必反,方正之人的冲动、孤傲、不容置辩,亦可能不为他人所接受,很难与这个社会相融;

圆之人,要学会真诚地看待世界,坦诚地与人相处,否则,别人则对其处处疑虑,处处设防……难以和人推心置腹,鱼水相融。只有将方与圆完美地结合,刚与柔灵活地运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黄炎培曾说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而这其中的“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八个字是指中国旧时的铜钱,中间有方孔,也就是如果认为这是真理,是绝对正确的事,就应像钱中的方孔那样方正,应该坚持,然而对人的态度,就应和若春风,也就是要“圆”。但是这里所谓的“圆”却不是“圆滑”。在原则上必须要像“秋霜”一样的严肃。在待人处事上,则应像“春风”那样和气。也就是说“外圆”就是“和若春风”的智慧;“内方”是“肃若秋霜”的原则。或者说“内方”是根基,没有这个前提而只讲“外圆”,最终会流于圆滑世故。那原本是方是扁的坯子,不知要经多少打磨和历练才能造就出圆的外壳,各中滋味席间几位冷暖自知。

现在晚间常在电视中看到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它是把纪晓岚与和珅的矛盾深刻暴露。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却因有乾隆做第三者,又是一位皇帝,才仍能和平相处。世上大量的人和事间,常有很难调和的矛盾,所以做人处事就需要“方圆之道”。

“论典”

“从古帝王将相,吾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让。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曾国藩《挺经》

“译文”

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成为圣贤的。即使作为圣贤,他们也各自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才能够独立不惧,确定不移。过去我在京城,好与各位有大名和高位的人闹意见,一开始就即有挺然独立不畏强暴之意。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了会萎靡不振,太刚了则容易折断。刚不是指暴虐而说的,只是说强矫而已;柔也不是说要卑弱,而只是谦让而已。办事为公,就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就应当谦让;开创家业,则应勉励为之;守成安乐,则应谦退;出外与人相接触,应当强矫;回家与妻孥享受,则要谦让。如果一面建功立业,外面享有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的待遇,这两者都有盈满的征兆,全无谦退之意,这是绝对不能长久的。

“现代释评”

列子写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有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有一个人叫子夏,他问孔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颜回比我仁慈!”他继续问:“那子贡是怎么样的人?”孔子就说:“子贡辩才比我好”。

然后子夏就站起来问孔子:“那为什么他们还跑来这边跟你学呢?”孔子就说:“你坐下来!”“你坐下来,我告诉你,你不知道啊!颜回他知道仁,不过不知道不仁的时候。”“子贡,他知道辩白,但不知道不该回答的时候。”意思说当一个不懂辩白的人,懂不懂……不是什么都知道,每次都辩,这样人家会觉得烦!

孔子继续讲:“把他们所有的优点合起来交换我不够好的那些地方,我也不想跟他们交换。”所以那些人应该来这边拜他为师,没有二心的,意思说没有退心、没有反悔的心……

透过这个故事,人们可以了解孔子所讲的:知道仁、有仁慈,不过也应该知道什么时候不仁;那就是指要懂得善用刚柔。不然的话,人们就执执着着,抓仁慈的那种品质……如果不放下也不好,有时候也要放下啊!比方说自己有宝藏,遇到战争的时候,当然会把宝藏包起来;金刚、黄金、玛瑙、珊瑚包成一包,背在身上抓着不放,去哪里都要背着,背到安全的地方为止。不过到了安全的地方也要放下来啊!或是有亲戚朋友挨饿的时候就要拿一些出来卖,换钱哪!换钱买东西给他们吃,不能为了要珠宝就不管别人。所以仁跟不仁应该并用,知道应用的话,不仁就是仁;不知道应用,仁就是不仁,仁就是恶。

很多人利用“慈悲”这个词,认为一个人应该慈悲为怀,从头到尾都慈悲,一天到晚都是笑嘻嘻,无论谁来都“善哉!善哉!”那个是笨,木头佛才这样做,做人不应该这样子,君子要知道应对,要知道进退,要知道刚柔,才是真正的一位好人。所以孔子在这边说:他不比颜回仁慈,就是因为这样,因为他有时候不仁慈,有时候他好像把仁慈放下,对人不很仁慈……所以他才说颜回比他仁慈。因为也许颜回一天到晚都是仁慈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不”,说“不懂”或是“不行”,懂不懂!事事都是“行”、“行”、“行”,这不是仁而是比较愚蠢了一点。

“论典”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禀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曾国藩家书》

“译文”

至于“倔强”这两个字,却不能缺少。功业文章,都必须要有这两个字的精神贯穿其中,不然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就是从这两个字引出。咱们兄弟都是继承了母亲的品德,它的好处也正是倔强。如果能除去愤恨的欲望而使身体强壮,多些倔强来激励志气,那么就可以无限长进了。

“现代释评”

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中指出:“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这是他对易学的基本理解。这个理解本于《说卦》:“昔者圣火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认为,刚不必善,柔不必恶,刚若不与柔相配合,则为猛,为隘,为强架,柔若不与刚相配合,则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只有刚柔并济,协调配合,才能无过,生活里头最大的一个恩赐,就是能够刚柔并济。

可见人有坚强的意志固然很好,但是不可以顽固。顽固执拗,坚持己进,和意志坚强大不相同。人们常把偏见和坚持原则混为一谈。说自己在坚持原则,事实上只不过是坚持自己的偏见而已。有人说,前后一致固然好,但毕竟不是最好的德性。一个人最伟大的地方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变通。

人生自有起落沉浮,每个人都知道应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在当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竞争激烈、关系复杂、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世界,没有一套高超的为人处事的谋略是根本行不通的。如何才能取得处世的“真经”呢?答案是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并用来指导实践!要真正掌握为人处事的方法,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在运用中来领会其精髓!

纵然看世界可以概括为“德”、“诚”、“刚”、“柔”、“变”、“和”六字。高明的处事正在于巧妙地把握住几者之间的“度”,刚直本是好事,但是过于刚直,棱角分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却往往为世所不容;随和本是好事,但是过于随和,丧失原则,缺乏主见,委曲求全;

又往往被人视为软弱。只有外圆内方,刚柔相济,进能攻,退可守,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有术,游刃有余,成为一个举足轻重,魄力与实力并存的人物。

鲁迅先生的小说《眉间尺》是我们在中学时就读过的作品,其中他对天下名剑“莫邪”的精彩描绘使人至今难忘。那柄看似无形的宝剑外表有着温润的光泽,几乎连剑刃都看不到,但在危急关头却可削铁如泥,切金断玉。

这正如有些人的性格:外表普普通通,内心善恶分明;外表平平淡淡,内心却惊涛骇浪。形式上的“外圆内方”是传统中国人个性的结构特点。所谓“外圆内方”,讲求的是……在外至忍至韧,在内则至刚至坚。内外交合如水滴穿石,刚柔相济而愈挫弥坚。所谓水无常形而有常理,即水性的柔中见刚,至柔至刚,刚柔相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