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33

第33章 舌韧则寿,以柔克刚

“论典”

“柔舌存而坚尺亡,何也?以柔胜刚。”——《处世悬镜》

“译文”

人到老年时,柔软的舌头尚在,但坚硬的牙齿却脱落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柔软的东西比坚硬刚强的事物更有生命力啊!

“论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闻。是以知无为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老子》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有能达到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知道无谓是有利的。不言的教育,无谓的好处,天下少有能赶得上的。

“现代释评”

“舌韧则寿”说的是尽管牙齿很坚硬,舌头很柔软,但是,牙齿会脱落,而舌头却能长久的存在。这就是道家的一个重要观点“以柔克刚”。

道教以“道”为基本信仰,认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主张治理国家、社会行为以及内丹修炼等等都应该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宋代朱熹在他的《语录》中,曾经评价过这种“柔弱观”,说老子“只要退步,不与你争,如一个人叫哮跳踯,我这里只是不做声,只管退步。少间叫哮跳踯者,自然而屈,而我之柔伏自应有余。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与人争者,乃所以深争之也,其设心措意都是,如此间时,他只是如此柔伏,遇着那刚强底人,他便是如此待你,如云:惟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到那柔之极时,才有一毫发露,便是刚,这气便粗了”。

《淮南子》中对柔弱也做了如下描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天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蚑蛲而不求极;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燃;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故而无所私而无所公……”《淮南子》和《文子》(即《通玄真经》),都将“柔弱”之道推衍到治国之中,认为“能成霸王者,必胜者也。能胜敌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自得者,必柔弱者”。

以上这些典籍言论阐述的都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俯仰皆是,数不胜数。远的如大禹治水,洪水的猛烈可谓刚之极矣,但在大禹柔性的疏导下,刚猛的洪水不见了踪影。近的如鲁能泰山,一招防守反击,打遍诸对手,看似柔弱不起眼,却转眼已成为冠军的最有力争夺者。

但是,为何能以柔克刚?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刚性越大,物体就越脆弱,抗打击能力越低,钻石的确是自然界最硬的东西,但又有谁注意到,钻石甚至比玻璃更易碎呢?而硬度极差的铝,柔韧性却极好,甚至可以用锤子把它砸的像纸一样薄,但仍然不能把它砸为两半……

以柔克刚,既然能克之,柔自然有胜过刚的地方。柔胜过刚的地方其实只有一处,就是柔更耐久。任何一件事的成功,不可否认热情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只有热情而缺乏持久的恒心,则什么事都不会成功。柔并不一定都好,正如当年日本人如洪水猛兽般入侵中国时……我们并不能依然像大禹治水般的疏导他们,而是要予以迎头痛击。但同样抗战时我军的坚韧不拔,在任何恶劣情况下都不为所动的必胜信心,不也体现了以柔克刚的真正含义么。

所谓的以柔克刚,其实只是耐心、信心、恒心、毅力的比较。在这些方面,谁占了上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而柔或刚,只是两者在比较时表现出来的表面形态,这里所谓的刚,不过是浮躁、虚张声势、经不起挫折的表现。而柔,则是虚怀若谷,因为对自己充满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所以才有的表现。

所以才能——以柔克刚。

“论典”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译文”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它是没有东西能代替了的。弱的战胜强的,柔的战胜刚的,天下没有人不懂得,可是没有人能够做到的。

“现代释评”

几千年来,在国人的精神深处,浸透着以柔克刚、以刚为柔的神奇魅力。狮子,动物王国的国王,何其凶猛、威严!但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后,在民间雕刻家的手中,把它变成活泼、天真、嬉闹的形象,在头颈上还系着一串响铃,与猫、狗等宠物无异,到过芦沟桥的人,谁不为桥上那些简直数不清的千姿百态的石雕小狮子心旷神怡、赞不绝口。

《孙子兵法》有云,“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明史》上就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

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与西北籍壮汉比武。江彬从京都南下,原本骄横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与江南拳师较量,屡战屡败,气焰顿时削减,样子十分沮丧,蓄谋篡位的企图也打了折扣。乔宇所用的是“以柔克刚”的策略。

所以,在处于不利形势时,适当的把姿态放下,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是必要的。

清朝皇太极驾崩后,多尔衮对孝庄母子步步进逼,孝庄只得以柔克刚,隐忍、退让以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乃至“皇父摄政王”。最后,不得不以太后的身份下嫁摄政王,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

这才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多尔衮觊觎皇位的野心。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否则,孝庄母子怎么敌得过手握重兵的多尔衮?顺治的皇位坐不坐的稳更是个问题了。

时至今日,又有人提出了“柔性管理”的理念,将以柔克刚的思想发挥的更是淋漓尽致。

所谓的柔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柔性管理理念的确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

大道无常,柔弱亦或是坚强,都是可以随着这个世界不断的运动而改变的。只要恰当地运用和把握“柔”的尺度,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要记住,“柔”只是手段,是过程,最后的目标是不变的。千万不要以为柔就是后退,就是认输。只要运用得当,“柔”者一定可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