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译文”
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哪个好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办事过了头,卜商办事赶不上。”子贡说:“那么是颛孙师好一些了?”孔子说:“过了头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现代释评”
中国人着重勤,认为勤是美德,因此,如果一个人样样事都做到加倍的勤,结果虽不免过分了点,但这种“过分”往往会受到赞赏。这究竟是否正确呢?当然不是了。如果一个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不按部就班,而是“过分”的话,很可能会拉伤筋骨,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导致自己的运动员生涯就此结束,这样是好吗?况且中国人也有一句“物极必反”,凡事做到了极限必会有反效果,可见做得过分实是件不好的事。
再说“不及”方面,凡事都达不到标准要求,当然被视为不好,更会被认为力有不及,甚至是懒惰。例如,烧饭的时候要用七十毫升的水,但你却用了五十毫升,结果当然是难以入口的了。
总括而言,正如孔子所说,过分与不及也是不好的——“过犹不及”,要做好一件事情……最好就是把事做到完美,所谓“完美”就是“合乎中庸”,不“多”也不“少”,这样就是好了。
有一个上班族,每天上下班必经过一个桥洞,且每天下班时都看到一个瘦骨如柴的乞丐在洞口乞讨,而每次看到都给那个乞丐一些零钱。快到春节时,有一天他下班回家,在走过桥洞时又看到了那个乞丐。见乞丐只穿着薄薄的衣服挨冻的样子,恻隐之心发动,即慷慨地拿出一张一百元的纸币放在了乞丐的面前,头也不回地走了。心想,这下乞丐可以过一个饱餐的春节了。
然而他错了。等第二天再看到那个乞丐的时候,乞丐面目全非,满脸都是瘀痕!后来他才知道,都是因为他给的一百块钱,那个乞丐差点没死掉。有个歹徒看到乞丐拿的一百元钱要抢,而乞丐死也不放,结果被打得死去活来。给一个弱不禁风的乞丐一百元钱,这个人也太不小心了。就是给的再多,乞丐能保得住吗?给一百元钱,还莫不如给他一元。对平常人来说一百元或许是微不足道的钱,但对乞丐来说那是太多了。对乞丐来说它不是幸运,而是太大的负担,太重的压力了。因为乞丐根本保护不了,也消化不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一样,应该相称。压力不能过重,施舍不能过多,要求不能过高,要适可而止,名实相符,里外相称……
所以孔子说过:“过犹不及”。这话是说,过分与不够貌似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所以,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论典”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庸也》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
“现代释评”
正因为中庸之道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当然不是,历史上把中庸之道运用很好的大有人在,以中庸之道为座右铭的也大有人在。
民谚云:“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五分即一半也。“酒到半酣正好……花开半时方妍”,这是著名的中庸哲学诗《半半诗》中的两句。也是古人一种炼达知度的生活哲学。中庸的智慧见于人生经验诸多方面。“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水太清则无鱼,人太紧则无智”这些格言警句,是其在生活中不同侧面的表现。宋代邵雍的《安乐窝中吟》“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而清代学者李密庵也有二首《半字歌》,也叫做《半半诗》。半者,中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不可不读。
半字歌(一)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半字歌(二)
参透乾坤只半,识得人生难全。
天道好缺而恶满,何为碌碌求圆。
半贫半富半安足,半命半天半偶然;
半痴半聋半糊涂,半真半假半疯癫;
半用半舍半行藏,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梦半神仙;
半有半无半苦乐,半荣半辱半姻缘。
一半尽在于我,一半听任自然。
思量半世飘飘过,人生百岁不多年。
识得半的玄权在,世间到处总悠然。
中国人讲究什么事情要“一分为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明显区别就是,西方人喜欢说“是”与“否”,而中国人喜欢说“大概、可能、也许”这些比较含糊的词语,也许是和中国人骨子里的“中庸”思想分不开吧。
将中庸之道运用于生活,便有卷舒自如,合乎天运之境界。《菜根谭》里有云:“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滋味。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中国人拥有许多很奇妙的知识、学识,“中庸”之道也算是中国人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思想吧。也许真正快乐的人,就是这些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中庸”思想的普通人,他们才是最快乐的人。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中庸是一种伦理原则,是对人们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则性约束。从实践性的社会角度讲,中庸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具体体现为日常各种事务中的实践活动。正因为这种无处不在的渗透性与广泛性,中庸之道才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
“论典”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中庸》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
“现代释评”
可见,知易行难,大多时候人们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好走极端,走偏锋,不知适可而止,不合中庸之道,所以往往自投罗网而自己却还不知道。
另一方面,虽然知道适可而止的好处,知道选择中庸之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意义。但好胜心难以满足,欲壑难填,结果是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又放弃了适可而止的初衷,背离了中庸之道,就像孔子所惋惜的那样,连一个月都不能坚持住。
新浪网上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文章,是调查年薪在什么档次的人们生活得最快乐,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每月只有2000-4000元收入的人们是最快乐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在心情上、工作压力上以及其他方面的综合指数都很好。相反地,那些富人并不快乐,他们整天忧心忡忡,担惊受怕,心理压力大。而穷人则每天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他们活得也不快活。
所以,所谓的中庸之道,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着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完全不工作,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里;书也读读,可是不能用功,正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
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稿件也可以一半被录用一半退回,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论典”
仲尼曰:“君于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
“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现代释评”
对于上班族而言,身处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担心失业、缺少归属感、与亲友疏于联系、对工作前景表示忧虑以及自尊心经常受挫等,是产生压力的几个主要因素。
适度的压力并无大碍,反而有积极作用。常言道,“化压力为动力”,适度的压力能使人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处于兴奋;让个人认识到改善自我的机会,以更加努力的姿态、更高的热情完成工作,如此便有助于业绩改善。
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职业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和宣泄,日积月累将会引起个人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不适,感官所能感觉到的症状包括暴饮暴食、呼吸加速、劳累、哭泣,等等。
身体内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肌肉变得僵硬、胃酸过多,等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
中庸之道是道的最高水平。水至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南宋哲学家叶适)。中庸之道是处理天人关系,特别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中者:不偏也,庸者:大智慧也。
“中”即适中,既不要不够,也不能过分。“庸”是运用之意。“中庸”即用“中”,即善于把握“中”的尺度,随时做到适中。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量度,这就是“中”,超过这个量就是“过”,没到这个量就是“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