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智慧
11060700000019

第19章 收敛锋芒,势强显弱

“论典”

“山以高移,谷以卑按;恭则物服,骄则必挫。”——《处世悬镜》

“译文”

山峰因为高大而被雨水冲刷变形,山谷因为低下而获得平安。

“现代释评”

《庄子》中讲了这样两个故事。在许久以前,有一个人要盖房子,古时候的房子都有一个主干……而制造主干的主要材料为木材,其木材必须又粗又直,否则只要屋顶一架上去,整栋房子将会立即垮掉。原本挑选木材的应该是造房屋的工人,但偏偏房主李四又是一个该死的完美主义者,他不相信人们挑选,所以决定要自己到山中去选一棵又粗又直的树,为他房子的干梁。

他拿着斧头,一个人独自到山中。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棵形状弯弯曲曲的树,在日光的映照下显得非常美丽;但可惜,他是在找房子的干梁,这棵树就用不了……

忽然间,他看到了一棵非常高大雄伟,又直、又粗、又美丽的树,心想这就是他所想要的,所以当下就拿起了斧头,一斧又一斧的砍。因为这棵树蛮粗的,所以足足砍了一天一夜才把这颗树砍倒,砍完之后便把它拖回家去了。

因为这棵树在山中和其他树生活多年,现在它被砍了,它的同伴非常伤心,于是在晚上时山中便传出许多的怪声。有一棵奇丑无比,形状弯弯曲曲的千年古木便开口说了:

“唉,它之所以被砍,是因为他‘有才’所惹的祸啊。”另一个故事说:有一天,一人到他的朋友家去做客,天色将晚,朋友之妻便到了厨房去做菜。她想即然是老朋友,所以当然是要做丰盛一点啦,于是便到了鸡笼去看看。鸡笼中只剩下了两只大公鸡,一只每天早晨都准时报时,是一只会报晓的鸡;而另一只呢,则是每天早上都睡过头,一点用处都没有的鸡。

至于妇人会选哪只鸡来杀呢?也许有人会说那只每天准时报晓的鸡,让人在早上都不能好好的“赖床”一下,所以它该杀。但在古代时,没有钟表的流行,时间的标准都是靠每天早上的鸡鸣来知道的,所以妇人就选了那一只啥用都没有的鸡来做今天的晚餐。妇人把它抓出来,拿到厨房,并将菜刀磨得非常锋利,磨好了之后便高举菜刀,并朝着鸡脖子的地方剁了下去……那只被杀的鸡的头随着“剁”的声音向厨房外飞了出去,另一只在笼子中的鸡从头到尾完完全全看到了这血腥的一慕。它非常痛心,也说了一句:

“这都是它的‘无才’所招惹来的杀身之祸啊……”所以人生于世,其处世之道就是一个“藏”字。有才的人要会“藏锋”;而至于无才的人呢……则是要“藏拙”。收敛锋芒,学会示弱,才是正确的生存之道。

“论典”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老子》

“译文”

善于行路的人不留下车辙马迹,善于谈话的人没有疵病,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闭门的人不用门闩,然而不可弄开,善于结合的人不用绳索,然而不可解开。

“现代释评”

同样,善于保全自己、推销自己的人,都懂得怎样使自己不成为他人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知道怎样才能不让自己成为他人嫉恨的对象。那就是收敛锋芒,势强显弱。

因为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当你超过他人,而恰巧那人又心胸狭窄,这时你就会处于危险之中,甚至产生致命后果。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单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茭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喻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虽然他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但龚遂丝毫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王先生连连摆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小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刘邦像

而人们在今天的职场生涯中,面对上司,最忌讳的就是自表其功,自矜其能了。凡是这种人,十有九个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地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自以为有功便忘了上司,总是讨人嫌的,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和君上嫉恨。自己表白自己的功劳虽说合理,但却不合人情的捧场之需,而且是很危险的事情。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晋咸宁六年(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致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皇帝,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王浚问:“这话什么意思?”范通说:“当足下凯旋归来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立了功,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上司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把你灭了,很得正嫉妒你眼红你的同事的心。你不了解这种孤立无援的后果是不能自保的。把功劳让给上司,是明智的捧场,稳妥的自保。还是把红花让给上司为上策。

藏匿锋芒,不让领导感到不如你。多数领导对下属都希望有多方面的优势,然而事实却经常与他开玩笑,工作中他会时时发现下属在某些方面有杰出表现,甚至超过自己。为了不伤领导的面子,明智的下属应该尽力收敛锋芒,尽力不刺激领导那固执的自尊。

“难得糊涂”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装傻,你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人际交往中,学会藏锋,才能在诡谲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典”

“《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如危行,伸也。言孙,即屈也。此诗谓高行之见伤,必言孙以自屈,龙蛇之道。诚中形外,根心生色,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余气象未稍进,岂耄欲有未淡邪?机心有未消邪?当猛省于衷,而取验于颜面。”——《挺经》

“译文”

《扬雄传》中讲:“君子遇到圣明之时,就力行其道;遇到政治紊乱,君主无道之时,就如龙蛇,可曲可伸。”龙蛇,就是讲一直一屈。比如说保持高洁的操守,就属于伸的一方面。

言语谦虚,就是屈的一方面。此诗讲害怕行高于世,必被伤害,所以必须言语谦逊以自屈求全,这就是龙蛇之道。

诚恳的心意表现在人的外貌上。古来有道之人,淡雅谦和无不表现出来。我的气色没有变化……是不是欲望没淡化?心机没有消邪?应该在心中猛省,表现在脸面上。

“现代释评”

曾国藩《挺经》中具体地阐释了《藏锋》之道。并且总结出“龙蛇之道”及“大凡人之君子,大都寂静藏锋”的观点。而中国的儒、道、释三家传统文化,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行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居大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处,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见容于官场,纵是明皇赏识,贵妃垂怜,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才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留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你要是比别人聪明,不必张扬,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与人共事时有较大的转圜余地。所以……在庄子的名篇《庖丁解牛》中,解完牛后,虽“踌躇满志”,但不露锋芒,随即“善刀而藏之”的这种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应该却是每一位“入世”者应铭记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