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网络江湖防骗46招
11056300000003

第3章 网上租房,伪房东堪比黑中介

七八月份,随着返城务工和毕业生剧增,房屋租赁市场迎来了黄金期,少数狡黠的骗子们乘机浑水摸鱼,设置“租鸡下蛋”、“虚拟房屋”、“一房多嫁”、伪造房产证等多种圈套进行诈骗活动。网上租房给网络骗子提供了机会,因此网友们在网上租房时,切莫粗心大意,稍不留意,就会成为伪房东的瓮中之鳖。

伪房东,“借鸡下蛋”

网上租房虽然方便快捷,但同时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由于互联网发布的信息缺乏规范与核实的必要手段,这些平台也成了某些骗子行骗的温床。他们往往使用假身份证或他人身份证租下房屋,再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租房信息,以相对低廉的租房价格为饵骗取网友的租金、押金等。一些缺乏防范意识的网友在利用网络租房时上当受骗,甚至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来自渭南的范女士在西安工作已经两年了。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西安火车站附近的环北路吊桥小区有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价格也比较合适,于是她按照对方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男子称随时可以看房子。

约好时间看房,范女士和朋友在吊桥小区看了这套两室两厅的房子以后,觉得很满意,答应租下来。自称房东的男子宋某将房产证以及户口本都给她们看了。在谈妥价格后,范女士给宋某交了一个季度2400元的房租后,拿到了房子的房产证复印件以及户口本。

当天下午,范女士来打扫新租的房屋时,一公安民警进来查看暂住证的办理情况。结果发现该房产证和小区其他住户的房产证不同。后又查询“房东”的户口本复印件信息时,显示查无此人。此时范女士和“房东”宋某再也联系不上了。

而真的房东程女士赶到派出所时,才发现短期租房的宋某用自己的房子行骗。

在房屋租赁市场火热的同时,一些网络骗子也看中了这块蛋糕,通过各种骗术从中谋取利益。近年来,警方虽然对提供虚假租房信息的网站进行严打,但是打击关掉一批网站,新的又很快出来,屡禁不止。伪房东大行其道,案件高发的原因有四:

1.适逢毕业生、民工租房高峰时期,骗子趁机钻空子

从时间上看,网上租房诈骗案件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每年的春节过后和7月、8月、9月三个月。前者是由于节后大量的外地务工人员需要租房,后者是大学生毕业需要租房搬出学校宿舍。

2.骗子经常发布性价比高的租房信息

不少骗子在网上发布房屋出租信息,这些房子大多位于大学附近,交通便利,租金比较优惠,有些还贴上屋内设施的照片。被骗的学生看到网上的资料,便与所谓的房东联系,这些假房东一般都会很慷慨地减让一两百元的租金,射出低价钱的糖衣炮弹。

3.出示假证件骗取对方的信任

尤其是利用各种机会陪租房者进出租房,查看之后打消租房者的最后一点顾虑。

4.骗子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

骗子经常利用网络上相关制度不全等漏洞,对信息造假,误导网友。互联网以及报纸广告上发布的信息不能被有关部门进行逐一核实,从而给骗子们发布虚假信息带来方便,执法部门无法一一打击落实。

租房热潮,警惕不良中介

网上租房遭遇伪房东的骗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的。大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吸引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房租的上涨。“蚂蚁族”与“民工群”开始寻求适合自己的落脚点。网络租房方便快捷,中介费用低,受到了租房者的青睐。

不良中介“先收费、后看房”欺骗租房者、恶意推高房租、吃差价的现象仍然时常发生,但受到处罚的却很少见。下面几个典型的案例,提醒租房者警惕网上伪房东的手段:

1.以不法手段骗取各种费用

其一就是“看房费”。这个骗局的过程是客户交纳300~500元的“看房费”后,由甲业务员带领客户去看“一套房子”;其二就是“信息费”,所谓信息费是租房人与中介公司在租赁代理费用上达不成一致时,中介公司会提出优惠方式,即租房人交纳为数不多的一笔费用(一般为300~500元)后,中介公司会为租房人提供若干条房源信息,由租房人自己去联系。

2.骗取房屋租金

一些不法中介公司打着房屋出租代理的名义,以各种优惠条件从业主手中骗得房屋钥匙及一个月的空置期,以月付的方式支付租金,同时刊登低价出租广告吸引租房人士,如承租人看中此房,至少要以押一付三的方式支付房屋租金,而更多的是采取半年付、一年付来支付租金。不法中介采用这种手段,短期内便可积累大量的现金,然后伺机携款出逃,从而给业主及租房人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以假乱真冒充房东

骗子先短期租房或者将快到租期的房屋信息通过网上或小广告对外发布,发布信息中以租金价格略低于周边同类房源的租赁价格或其他优惠条件为诱饵,然后冒充房东,采取伪造房屋产权证、身份证等手段,以长期“合同”进行转租。“假房东”一旦收完房租和押金之后则会立刻消失。

小吴在网上看到李先生发布的租房信息,感觉其出租的一套一居室不错,租金每月2000元,又对房子的整个情况十分满意,便与李先生联系,双方约定见面。李先生自称李明,他向小吴出示了房屋的房产证和自己的身份证,房主的姓名和身份证完全相符。小吴当场就和李先生签订合同,并交纳了半年的租金12000元。然而就在小吴搬进“新居”的第六天,另一名叫李明的男子来到房间让小吴离开,原来这位才是这间房子的真正主人,而小吴遇到的李先生是个“骗子”。

4.虚拟房源双簧表演

这类案件主要是团伙作案,一些不良中介公司在网络上发布房源信息,称房子的价格低、条件好、交通便利,诱惑力十足,但在实际当中这些都是子虚乌有,是为了吸引租房者眼球而故意发布的虚假房源信息。他们与事主签订所谓的合同,然后开始上演双簧,有人装模作样地带事主看房,有人冒充房东但不露面,带事主看房的人还故意用事主手机与房东通话,让事主相信,一旦事主索要信息费就拿出所谓“合同”搪塞。同时采取此手段进行诈骗的中介公司大多是在居民楼里进行办公,而且团伙成员主要是在扮演两个角色,即中介公司职员和“房东”。

小刘在网上看到某中介公司有不少房源,不但交通方便,价格也十分合适,于是与对方联系要求看房,对方要求小刘先到中介公司面谈。面谈中,中介公司向小刘出示了大量的房源信息,而且价格都比较低廉。小刘要求看房时,对方要求签协议,并预先支付中介费600元。小刘觉得很值,就签协议并缴纳了600元中介费。当天下午小刘与中介公司的人去看房,到了楼下,中介公司的人用小刘的手机与房东联系,房东自称现在有急事回不去,小刘也与房东通了话,相信房东确实有事在身。随后中介公司告诉小刘手机上已有房东电话可以与房东直接联系,可是小刘再也没打通房东电话。小刘找中介公司退钱,中介公司说双方签订的协议有效期为1年,会继续为小刘找房源,然而随后的几次看房同样使连房东的面都没见着。直到警察找到小刘才真相大白,原来该中介公司所公布的房源信息根本不存在,小刘通话的房东与中介都是一伙人,他们是在演双簧诈骗事主索要中介费。

锦囊妙计:明辨真假,租安全可靠的房子

网上租房,伪房东其实就是狐假虎威,利用真实房东的身份,以优惠的价钱诱惑租房者,使租房者在房东身份上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感觉,继而失去了对伪房东的警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拆穿骗子们“借鸡下蛋”的招数呢?

1.租住前单独看房

与房主见面看房时,一定要查验出租人是否持有该房屋的合法有效证件。要查看房产证、身份证,必要时需要看户口本等证件的原件。如果对方是帮别人出租房屋,一定要有委托书、委托人房产证、身份证等。

决定租住后需要留存房产证的复印件,记住房主的地址和联系电话。租住前可单独前往,向周围邻居核实该房子是否属于房主或者其他有关信息。

2.查看中介的资质

租房者在网上找租房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明辨真假,一方面自己可以通过网络对中介公司相关情况进行搜索,从中发现一些关于公司资质、信誉度等信息,从而挑选规模比较大的中介公司。另一方面要仔细查看两证,房产中介公司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以及工商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

如果只有经营许可证,没有资质证书,一般是咨询机构,可以做房屋政策、信息等咨询,不能做房屋租赁、买卖等中介业务;如果只有资质证书,没有经营许可证,则属非法经营。两证齐全,才是合法的房地产经纪机构。

3.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在签订租房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看协议内容。入住前,应该在房东的陪同下检查房屋设施、家具、电器等,确保这些东西完好无损。

4.付款方式“付3押1”

所谓“付3押1”是指第一次交房租时一次性交3个月的,并添加1个月房租作为押金,也就是共4个月的房租。不要在房东的说服下,一下子交完整年或者几年的。而且,房租最好不交现金。建议房主设立账户,直接将钱打入账户。租房人万一受骗,警方可以从银行调取嫌疑人的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