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57

第57章 探路

公元前299年,苏秦以燕国外交官的身份来到齐国临淄。为赢得齐王信任,苏秦特意做了稷下学宫老教授淳于髡的工作。老教授的工作好做,人老了,图个好话,图个为子孙后代留些财富。苏秦派人送去一双白璧、千镒黄金,对老教授说:“有人想卖掉一匹骏马,每天早早来到市场叫卖’一连三天无人过问。这个人想了个办法,去找伯乐,请伯乐第二天早晨到市场上绕着马看一圈,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他付给伯乐工资。伯乐答应了,第二天看过马走后,骏马价格飞涨,连涨十倍。苏秦想报效齐国,让齐王看一看这匹骏马,不知道老先生是否愿意做伯乐。”苏秦恭维淳于髡,淳于髡很受用,再看在黄金、白璧的面子上欣然受命。不就说句好话嘛,进宫向齐王推荐苏秦。齐滑王果然对苏秦另眼相看。

齐国的富饶、人才储备的雄厚、军力的强大远远超过土地偏僻、贫瘠的燕国。如何打败齐国,报燕昭王的知遇之恩,只能靠苏秦那超人的头脑。凭借政治上的敏感,苏秦很快洞察出齐国的战略意图。孟尝君联合韩国、魏国搞合纵攻打楚国,貌似劳而无获,实则只是第一步棋,削弱楚国的力量,而后依样画葫芦,再合纵攻打秦国。第二步棋改善与楚、秦两国的关系。第三步棋也是终极目的,攻打燕国和宋国,即所谓远交近攻。三步棋一环扣一环,只有打服楚国和秦国,楚、秦两国才会对齐国屈服。只有当时的两大强国楚国和秦国屈服,齐国才有可能兼并邻国。

事情发展不出苏秦意料,楚国服了,楚怀王把太子横送到齐国做人质。对于齐国人来说,幸福来得太快。楚怀王上当受骗,被秦国扣押。楚国没有国君,楚国大臣们派人到齐国迎接太子横回国继位。齐国如果送太子横回楚国做国君,无异于太子横的再生父母,齐国与楚国关系从此铁板一块。

苏秦不能让齐国得逞,那样燕国就危险了。想当年齐国占领燕国,楚国是最有力的反对者。苏秦出了初出茅庐以来第一条计策,建议孟尝君扣留太子换取楚国的“东国”之地,即靠近齐国东方领土。这一招看似为齐国着想,实则破坏齐、楚两国邦交。聪明的孟尝君自然不会听,断然拒绝:“不可。我们扣留太子,楚国会另立新君。这样一来,我们白白把持一个没有用的人质并在天下人面前干了不仁义的事情,恶化两国关系。”

苏秦一看,孟尝君是个人物,有远见。但苏秦不会就此认输,继续建议:“薛公的话不对。楚国如果立新君,您可以对楚国的新君说,“给我东国之地,我替大王杀掉太子。否则,我将与韩、魏、秦三国共同立太子为王。,新王希望太子被杀,又害怕四国伐楚,必然将土地拱手献上。”战国纵横家曾将苏秦的这条计策演绎出十种可能,在这里不必一一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战国策·齐策三》之楚王死。

孟尝君没有听,苏秦又去游说齐滑王。齐滑王既贪图东国土地,又不想破坏既定的战略计划,让太子横立誓答应割让东国五百里土地后才放行。为了回国继位,太子横满口答应,回国之后反悔,玩起花招,先献地,接着派大兵去防守,又派使者向秦国求援。齐国最终鸡飞蛋打,既没有得到土地,又与楚顷襄王熊横产生矛盾。可以说,苏秦取得开门红。

苏秦笫二条计策,阻止孟尝君去秦国拜相。因为齐国和泰国若是联手,燕国就惨了。劝阻需尝君西行的门客有上千人,他们不希望孟尝君有危险,孟尝君死了,等于砸掉大家的饭碗。但是,孟尝君心意已定。不是他想去而是不能不去,说什么也没用。孟尝君没好气地对前来劝阻的苏秦道:“人话你就别讲了,我听得够多了。如果讲鬼话你就说。”这是封嘴的话,就是不想听你唠叨。人不讲人话,讲什么鬼话。苏秦~点不生气,淡然道:“我本来就不是来讲人事儿的'是来讲鬼事的。”孟尝君乐了,这位燕国的外交官行啊,真能顺杆爬,难怪那么多人大赞苏秦为天下辩士,只得道:“好吧,你说,我听听。”

苏秦道:“今天我路过淄水,听见一个桃木偶人和一个土偶人说话。桃木人说:‘你是泥土捏的,等到八月下大雨,淄水暴涨时你就报废了。,土偶人说:‘是吗?我确实是泥土捏的,但是被水冲散还是泥土。你是桃木刻的,大水一冲顺流而下,漂漂荡荡不知去往何处。”苏秦讲完瞅了孟尝君一眼,“秦国乃虎狼之国,薛公如果去了,不知道你怎么出来。”

苏秦确实把孟尝君说得心动,齐国是孟尝君的根和大树,离开根,离开大树,只能是一片落叶,一个木偶人。盂尝君不想去,但形势迫人,一方面齐滑王想抓权逼他走;另一面如果齐国和秦国结成盟国,秦国不干涉齐国灭燕、灭宋,又何乐而不为。

孟尝君去秦国,苏秦的第二计不能算成功。从商鞅开始,秦国不守信用是出了名的。但是,孟尝君手下能人辈出,依靠鸡鸣狗盗之徒虎口脱险。孟尝君入秦的失败意味着秦国不肯放弃打压齐国的战略意图。于是,孟尝君联合韩、魏两国发动长达三年的对秦战争。合纵国与秦国激战正酣,苏秦被燕昭王召回燕国,因为燕国要发动对齐国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