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58

第58章 定谋

公元前296年,权之战爆发。报仇心切的燕昭王趁齐国大军云集函谷关之际发兵十万伐齐。权地之战,燕军大败,丧失十万甲兵,两员上将被擒。

败信传来,燕昭王恶狠狠把手中的甲叶摔在地上,心情沮丧到极点,卧薪尝胆十七年,等来这么一个结果,一败涂地。齐军主力不在,这么好的机会,燕军竟然把握不住。燕昭王体会到国际政治的残酷。赵武灵王派楼缓去秦国任相国,仇赫去宋国任相国,赵、秦、宋三国联合对抗齐国。但是,三国伐秦,赵国不派一兵一卒,燕国进攻齐国,赵国仍然不派一兵一卒'甚至魏冉亲自到赵国做工作,赵武灵王仍然不肯派兵。赵武灵王只有一门心思’灭中山。列强打得头破m流,赵国骑兵一举灭亡齐国忠实的盟友中山国。

燕昭王欲哭无泪,削甲的刀尖划破手指,任由鲜血滴下来,染红崭新的铠甲。燕王后没有为夫君包扎伤口,她太熟悉自己的丈夫,为燕国流的血太多了,手上的血算得了什么,那是心在流血。

苏秦走进大殿,步履显得沉重。他看到了那把滴血的利刃,这一幕何其熟悉,每晚困倦欲睡时,就是这样的利刃扎入大腿。鲜血让人清醒,让人痛苦,让人振奋,让人雄起。

苏秦在燕昭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遇到燕昭王是苏秦的命运,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如同一个人,帮助燕昭王即是帮助自己,燕昭王大功告成之际即是自己实现价值之时。

苏秦说了一句话,石破天惊的一句:“我有办法让燕国击败齐国。”

燕昭王撩了撩眼皮,反应平淡,他不相信这句话,这句话伴随他十七年,春夏秋冬,日日夜夜,总是励志说:“我有办法让燕国击败齐国。”十七年过去,苦心训练的十万甲兵竟然打不过齐国非主力部队,齐国之强甚至超过秦国,如日中天,再说这句话又有什么意思。

苏秦神情淡然,他受到的挫折比燕昭王多,经历的痛苦也比燕昭王多,心静如潭水,声音平和:“当今天下群雄混战,可谓战国。战国中七国最强,七国中燕国最弱。若让燕国独立作战,打哪一个国家也打不赢。燕国的优势在于灵活机动,依附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会强大。投靠楚国则楚重,投靠秦国则秦重,联合韩、魏则韩、魏重。也就是说,燕国若想打败齐国,只能走合纵的道路。”

燕昭王道:“合纵的力量并不强大,公孙衍搞过几次合纵,结果无疾而终。”

苏秦道:“连横和合纵其实是一回事儿,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结力大无穷。张仪搞连横壮大秦国,孟尝君搞合纵壮大齐国。大王不采用合纵的手法,永远无法打败齐国。”

燕昭王迷茫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光亮,半信半疑道:“齐国真的可以击败?”

苏秦道:“当然,天下没有哪一个国家是打不败的。齐国攻打楚国五年,攻打秦国三年,又与燕国作战,四处用兵。长年战争使齐国军民疲惫不堪,物资消耗巨大。齐王似乎乐此不疲,打仗特别上瘾,这是非常危险的。

燕昭王面露喜色:“先生若能合纵六国攻打齐国,我不会吝啬财物的。”

苏秦摇摇头:“错,大王合纵打齐国,齐国会反合纵。相比燕国,齐国势大,列国怎么肯听大王的。大王合纵不是攻齐,而是助齐,助齐国称霸。”

燕昭王困惑不解,搞不懂苏秦脑子里的想法,这个人是不是读书读呆了,迟疑道:“齐军打胜仗,夺地盘,掳掠财富,越来越强大,怎么可能危险。”

苏秦笑了,笑得诡异非常,“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天道。大王所要做的是,怂恿齐国继续打仗,真心帮助齐国打仗。不能口头上表示,实实在在派出军队帮助齐国。”苏秦见燕昭王将信将疑,反问道:“大王知道齐国为何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和秦国吗?”

“不知道。”燕昭王摇头道:“我觉得纳闷,三国联合攻楚国长达五年之久,打秦国历时三年,最后攻破函谷关。韩、魏均得到大片土地,而齐国颗粒无收,为旁人做嫁衣,究竟为何?”

“我在齐国三年多,耳闻目睹,潜心思索,终于解开这个谜团。齐国的战略目标不在于楚国,也不在于秦国,而在于大王的燕国和南方的宋国。”苏秦语气平和,像叙述着一个平淡的故事,“齐王从燕国撤兵之后一直耿耿于怀,亡燕之心不死。临死之前设计灭燕之计,现任齐王和孟尝君坚定不移地执行。那就是削弱泰国和楚国,引发列强大战再次占领燕国。齐国无偿出兵帮助韩、魏。垂沙之战,楚国大败,四分五裂,楚王被秦国扣押,楚国就此衰落。下一个轮到秦国,秦国占有地利,三国围困函谷关三年,逼迫秦国割地议和。表面看,韩、魏得了便宜。大王想一想,楚国衰落,秦国虽未衰落,但与韩、魏结下深仇大恨,三国之间必有一场复仇大战,那时齐国定会趁机灭亡燕国。大王却浑然不觉,竟然发兵伐齐。齐国在北疆驻有重兵,燕军失利并不足怪。”

燕昭王如梦初醒,暗自心惊,原来齐滑王竟有如此心机,自己败在此人手下绝非偶然。一时燕昭王有些超脱,权之战丧兵十万的羞辱似乎减轻了些。不是败得窝囊,实在技不如人。齐宣王从燕国撤军那天起,已经策划好一场新的阴谋。燕昭王自言自语道:“高明啊,高明。我以为齐军主力都在函谷关,不想齐王最防备的敌人却是我,怪不得十万大军尽丧。”

苏秦瞬间失语,战前没有劝阻燕王伐齐抱有私心,只有燕王在军事上彻底失败才会重视苏秦,苏秦才有用武之地,再者说老板想要做的事情很难阻止。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强行去要求老板如何如何,中国历史中死于强谏的人不在少数,纣之比干,袁绍的谋士田丰等等。计谋出到了,话说到了,听与不听是你的事情,关键在于善后,有起死回生之术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军事惨败,只能依靠外交,依靠外交,只能依靠苏秦。苏秦很得意。他不相信感情,只相信利益,相信权变。国难当头,只有忠心不足以受到重用,要有真才实学。

苏秦道:“齐王的战略固然高明,但是,像所有事物一样有弱点,它招致各国的怨恨。秦国、楚国恨齐国,韩国和魏国也会明白过来。所以,大王要帮助齐国称霸天下,帮助齐国打仗,让齐国达到顶峰,让天下诸侯讨厌齐国,那时大王再搞合纵,水到渠成。”

燕昭王道:“齐国一心想灭亡燕国,如何肯与我们结成盟国。”

“人心不足蛇吞象。”苏秦道:“齐国想灭亡的不仅仅燕国,还有宋国。宋国是一个拥有五千乘兵车的国家,比燕国富裕得多,国内城市一个比一个富庶。我们把祸水引向宋国。大王投其所好,全力支持齐国灭宋,燕、齐两家关系会变得非常密切。齐国灭宋,势必引起列国嫉妒,嫉妒加仇恨,合纵攻齐大计必成。”

燕昭王沉吟道:“齐国肯攻打宋国么?”

苏秦没有回答,反问道:“大王知道夏朝和商朝为何亡国吗?”

燕昭王奇怪地望着苏秦,没有作答。夏、商亡国的原因很多,实在不知从何说起。只听苏秦道:“因为商汤和周武王有先知。”

燕昭王道:“先知,难道世上真有先知。”

苏秦呵呵一笑,“世上自然没有先知,成功超过众人理解的范围就是先知,因为事先知道敌人的一切。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商汤的胜利在于重用夏臣伊尹,周王的胜利在于重用商臣姜子牙。用大智慧的人做间谍一定能成就伟大的事业。燕国依附齐国,齐国自然开心,大王派人去齐国做卧底,离间君臣和百姓的关系,搞乱齐国内政,摸清齐国的一切,才是重中之重。”

燕昭王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谁能去?”

苏秦道:“我,除我之外恐怕无人能够做到完美。”

燕昭王兴奋地站起身,快步走上前,握住苏秦的手说道:“燕国仰仗先生,只仰仗先生。”

苏秦再拜道:“苏秦受大王知遇之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大王不吝啬钱财珍宝,不心疼儿子兄弟,臣定不辱使命。”

燕昭王道:“我岂敢忘记大仇,钱财珍宝身外之物,儿子兄弟何所惜,但凭先生处置。”

燕昭王目送苏秦离殿而去,若有所思,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安。燕王后缓缓从幕后走出,轻声道:“大王要用苏秦?”燕昭王点头道:“不错,燕国无此人才,我要用苏秦做相邦,出使齐国。”

燕王后道:“苏秦天下奇才,举世无双。明珠一旦放出光芒,任是哪一个国君都不肯放手。齐国是东方大国,燕国僻居一隅,他还会回来吗?”

王后的话戳到燕昭王的疑惑处,苏秦是他发掘出的一颗珍珠,如果把他包装起来,装进漂亮珍贵的匣子里,再花大价钱炒作一番,加之本身的光芒四射,这颗珍珠是否还能据为已有呢?

燕王后的声音温柔恬静:“大王必须拴住苏秦。英雄难过美人关。大王既然舍得儿子兄弟,也舍得美人。大王新近宠爱的美人国色天香,何不让她笼络住苏秦的心。”

燕昭王沉吟不语。燕王后道:“苏秦去齐国卧底,难保不露出蛛丝马迹,引起齐国人的怀疑。到那时我们只说苏秦与大王的夫人有私情,开罪了大王,不得已才留在齐国,也算做一种掩护。”

燕昭王长长呼吸一口气,说道:“寡人岂能为一个女人不顾全国家的利益。”

燕王后笑了,笑得异常灿烂:“听说苏秦父母在堂,我们视情形发展,可以请他们到蓟都来住。”

苏秦收到一件礼物,那是一件极其特别的礼物,一个貌若天仙的美女。苏秦离家五载,每到夜深人静时的寂寞只有自己知道。苏秦与美人度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良宵,从内心深处感激燕王的体贴与关爱。女人的美丽男人永远无法抗拒,苏秦几乎忘记家中的妻子。当美人告诉他,她是燕王夫人的时候,苏秦的震惊可想而知。燕王送美女不是让他快活,而是让他尽快进入角色。苏秦知道,这位夫人只是他与燕昭王布下的一局大棋中潜伏的一枚棋子。

燕昭王为苏秦造足声势,炒得红红火火,拜苏秦为燕国相邦,封武安君。苏秦信誓旦旦表示,齐国和燕国很快就会化敌为友,而且齐王会归还燕国的失地。

离开蓟都,苏秦踏上游说列国之路,落下保卫燕国、灭亡齐国的第一枚棋子。天边乱云滚动,变化莫测,前方的路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由一介平民跃为一国相邦,苏秦平步青云。可苏秦心里清楚,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充满凶险,充满不可知,准确地说,那是通往地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