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55

第55章 励志

苏秦在父母、兄弟、妻、嫂、妹子的一片鄙夷不屑的白眼下狼狈不堪。但是,苏秦毕竟有一层厚黑功力在,没有怨天尤人,长叹一口气,“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都是我的错,是我的罪过!”这是厚黑子弟必须具备的素质。不埋怨任何人,不迁怒于任何人。不怨出身,不怨机会,做不成大事,怨就怨自个无能。砸桌子摔板凳,打孩子揍老婆都是无能的表现,都是窝囊的表现。

社会人际关系永远如此。有钱有势的时候大家捧着你,围着你,失势的时候树倒猢狲散,别说苏秦,孟尝君堂堂王族子弟,一人之下的相邦,结果也是如此。想做大事,心理素质过硬,抗击打能力强。家里人冷嘲热讽,外人笑话看热闹,权当没发生一样,否则会产生愤世嫉俗等变态心理。一句话,脸皮厚,不在乎。

就不要脸,怎么着?苏秦把书籍搬进屋里,点燃小灯,继续读书。这回真狠上了,取出一把锥子来,往旁边一拍。每当深夜昏昏欲睡之时抄起尖锐的锥子照大腿恶狠狠扎下去,鲜血涌出,流到脚、丫子,一下子神清气爽。苏秦盯着淋淋鲜血念念有词:“谁让你耍嘴皮子,拿不到黄金、美玉、锦绣,不能取得荣华富贵,活该!”说完,又是一锥子。

本故事不是虚构,这就叫勇敢,叫毅力,不是人人具备的素质。头悬梁锥刺股是自残,不提倡小朋友学习。苏秦大腿上扎了不少窟窿,嫂子和妻子挺害怕,该烧饭还得烧饭,该上床还得上床,否则一锥子扎过来,谁也受不了。不过苏秦只吃饭,没工夫上床,他要读书。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富贵荣华出自志趣。苏秦懂,这么爱读书,岂能不从书中找到谋取富贵的路子。世界上的书太多,天天不吃不睡读不完。读书必须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垃圾书一概不读,纯属浪费时间。苏秦翻箱倒柜找出一本绝学——姜太公的《阴符经》。

这本书失传了,后人想找,没人找到,据说现存的《阴符经》属于假冒伪劣。其实不用找,《阴符经》又名《厚黑经》,就是厚黑学。我为什么这么负责地说是厚黑学呢?因为古今成大事者皆靠厚黑。姜太公不例外,拿着商王朝的工资,替周文王做事。《孙子兵法》中载“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明确说姜子牙是个间谍。苏秦从这本书,或者说从姜子牙的经历中悟出厚黑的道理,不择手段,脸厚心黑。苏秦的一生不断说谎,以百诞成一诚,说了成千句谎话就为兑现一句诺言,因为这句诺言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苏秦读《阴符经》只用一年便悟出其中的道理,可谓速成,也就是说苏秦领悟到厚黑学第二层境界,“厚而硬,黑而亮”。

用厚黑学揣摩君主心理,苏秦悟出秦昭王不赏识他的原因,因为秦昭王要从宣太后那里夺权。以前他一直认为母子连心,其实在权力面前没有连心的母子。你有你的思路,她有她的想法。苏秦的军国主义战略只会给宣太后带来利益,因为军权掌握在宣太后弟弟魏冉手里。秦国军队胜仗打得越多,魏冉越得利。故而秦昭王说,“这件事容以后再议。”你的战略没有问题,但现在我不需要。言外之意,等我真正掌握军权的时候才需要。苏秦当时茫然不懂,甚至相信秦昭王真想“以文教治国”,秦国何曾有什么文化教育。

一个人只有厚黑,没有专业技能成不了大事。同样,只有专业技能没有厚黑也成不了大事。什么人能成大事?又黑又专的人!

想到此处,苏秦豁然开朗,如梦方醒,大吼一声,“我终于可以游说诸侯了!”深更半夜一声长啸,把妻子从被窝里惊醒,妻子睁着蒙胧的睡眼扫了一眼,又沉沉睡去,见怪不怪。

第二天,苏秦张罗上路,七拼八凑搞了一些钱。有上次失败经历,谁也不肯再借,多亏苏家有些家底,老爷子不忍心儿子整天没事扎大腿玩。除此之外,只有一个人借了一百铜钱。苏秦不嫌少,一并感谢,还招到一个跟班。苏秦没有钱招工,此人不要钱,主动找上门来做义务工。

跟班是个投机客,不图工资多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苏家小儿子这么用功,天天晚上熬夜读书,也许真有乌鸡飞上枝头变凤凰的那天,真的变了跟着沾光啊。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回苏秦去燕国。跟班听到一个传说,说燕国的国君建了一座高台,里面堆满黄金。天下有才干的人到燕国可以随便去取,愿意拿多少就拿多少。苏秦拿几斤出来,怎么也得分我几两不是。传说虽不靠谱,但值得一试。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像这种好事难免知道得少,因为大家都不肯说。

苏秦本来不想去燕国,燕国毕竟是战国七雄最弱的一个国家,帮强国打仗出力少,帮弱国打仗费力多。但是,如今去燕国有把握,燕国缺少人才。

两人起程,雇不起马车。苏秦打起绑腿,亲自挑担,跟班推着桑木小车出发。这一回路程更远,一千六百里地。当时燕国的都城在蓟,今天的北京市。那时的北京蛮荒之地。两人跋山涉水,翻了一座又一座山,过了一条又一条河。为尽快赶到燕国,日行百里才休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途中两人经过赵国邯郸,苏秦生出碰碰运气的念头,拜见赵国主政的奉阳君李兑,就是那个饿死赵武灵王的李兑,现在牛气,掌权了。苏秦没钱打点,结果不如意,人家不理他。

苏秦只能继续北上,过漳河、滹沱河、易水,越往北走,人家越少,到处是人迹罕至虎狼出没的原野和森林。晚上两人睡在野外,听着刺耳的风声,野兽的吼叫,心惊肉跳,不寒而栗。用苏秦自己的话说,“那是我一生最艰难的时刻。”

跟班打起退堂鼓,不能为了不着边的黄金把性命搭上,好几次想溜没走成。苏秦没紧箍咒,约束不了人家,全靠欲望驱使。有个伟人形容过人的贪婪,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被绞死的危险。贪婪可以战胜虎狼,战胜死亡。跟班咬紧牙关跟下来,果真看到黄金台。

两人激动得心怦怦直跳,跟班兴奋的眼睛盯着苏秦,能不能拿到黄金全靠你了,一路的辛苦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全靠你啦。苏秦热情地望着那座插满燕国大旗的高台,心醉神迷久久凝望。不容易啊,这不过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严峻的挑战还在后面。秦国的经历告诉他,求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苏秦看到黄金台便坚信自己即将胜利,将拿到人生第一份工作,而这第一份工作即是一个王国的宰相,因为他看透燕国君主燕昭王的心,五脏六腑瞧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