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47

第47章 妻子如衣服

厚黑家不能有爱情,爱情会使人丧失理智,失去正常的判断。厚黑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绝对的清醒。厚黑家可以拥有女人,女人只是装饰的花瓶,向上爬的梯子,生儿育女,或者良师益友,打发寂寞的女伴。厚黑家可以怕老婆,但决不能和老婆产生爱情。中国人不讲爱情,不搞一夫一妻制,就是因为中国厚黑家多如牛毛。刘备有句名言,妻子如衣服。姑不论此言是否真正出自刘皇叔之口,或是说书人的杜撰,这个道理赵武灵王恰恰不懂。

一见钟情最可怕,所有考察、判断、分析、对比全抛到脑后,眼中只有“西施”,一俊遮千丑。一见钟情相当于赌博,赌你一生的命运,一生的富贵荣华。一见钟情不可靠,更不用说梦里看花。

赵武灵王梦过一个女人,光彩照人的少女。梦境中那少女宛若盛开的紫云英,一双纤细的手指轻抚素琴歌唱,琴声悠扬,歌声婉转:“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赢!”

不知道姓名,不知道出身,只有一个朦胧的少女和一首动人心魄的歌。赵武灵王一梦钟情,爱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缥缈的女人。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梦中人如何得到,岂不是最好。

人们的想象力无限,创造力也无限。大臣吴广洗耳恭听赵武灵王讲过无数遍梦中迷人女孩的故事后,把梦中童话变成现实。根据赵武灵王的描绘,吴广把女儿吴娃装扮成梦境中的女孩,安排梦幻场地,素琴道具,为与梦中的歌声相符,女儿改名叫赢。赵武灵王与梦中女孩不过在梦中有过一面之缘,如何可能记得清那个女孩的确切容貌。吴广钻了一个小小的空子。

当梦中一幕再度发生的时候,相思心切的赵武灵王意识到吴娃即是梦中女孩,就是她,绝对是她。吴广得意地笑了,他摇身变成主君的老丈人,他坚信自己的女儿必定得宠,因为她是上帝的女儿。

赵国的史书记载着一则故事,赵简子曾在梦中与上帝会面,上帝说晋国当灭,赵国当兴,许诺将女儿孟姚嫁给赵简子的七世孙。据说这些故事记录在案,载人赵国正史。是否真实不可考,因为六国史书均被秦始皇一把火烧掉。我们可以想象太史公写史记时的愤懑,一定又骂了一顿秦始皇他妈。即使真有这件事,不过是赵简子为赵国正统性编造的一个谎话,或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终日幻想赵国替代晋国的大脑皮层反应罢了。

赵武灵王坚决相信此事,给吴赢再度改名叫孟姚。为什么如此执著,因为赵武灵王深爱着吴娃。爱情迷乱心智,他要把吴娃生的小儿子公子何立为主君。长子公子章不仅年龄大,且出身高贵。赵章母亲是韩宣王的女儿,已经离开人世。为高公子章一等,赵武灵王只能说吴娃是上帝的女儿。现在想来天方夜谭的事儿,当年的人们信以为真。

赵武灵王和公子章妈妈一个赵国国君,一个韩国公主,是门当户对的政治婚姻。国王和公主的故事并不像童话那么美丽,大婚前甚至不知道未来另一半的高矮胖瘦,也无需知道,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强加的婚姻自然比不过爱情的魔力,爱屋及乌,赵武灵王对赵何的宠爱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儿子。

公元前299年,中山亡国前三年,赵武灵王宣布退位,让位给十岁左右的小儿子公子何,即赵惠文王(渑池之会的主角之一),自己改称主父(主君的父亲,太上皇)。

赵主父对大家讲,我要专心致志于军事,带好军队打好仗。其实没那么简单,让公子何做太子难道不可以御驾亲征而太子监国,何必非要当主君呢?这又是赵武灵王一大创举,他要正一正孔子大师的嘴。孔子大师曾经提醒君主们“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太子要立嫡长子,废长立幼取乱之道。公子何既非长子,又非嫡子,按照孔子大师的理论,决不能立。赵武灵王自认为比孔子大师高明,为确保公子何顺利继位,赵武灵王准备有生之年把儿子扶上马,再送上一程。

大师就是大师,孑L子先生能吃到上千年冷猪肉不是赵武灵王可比的。孔子大师看问题早已抛开人间一切感情。带着情感做事鲜有成功者。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你再有本事,再出色,不是嫡长子决不立,何况公子章较公子何更为出色。

赵武灵王达不到孔子先生的高度,能达到厚黑学黑而亮的第二层境界也可以,可惜赵武灵王连第二层功力也没有。他对外人黑,对自家人黑不起来。黑起别人来津津有味,黑自家人软蛋,那不成。废长立幼,很多厚黑家都干过。最简单的办法即是杀,把长子、真正合格的继承人杀掉,汉武帝、北魏孝文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曾经废杀太子,最差也要像康熙皇帝那样圈禁废太子才行。赵武灵王则认为他聪明,无需这么狠,只需放弃君位手把手教小公子何如何当合格的国王即可。

一切尽在掌握中。赵主父安排肥义出任相邦,协助小主君处理政务,自己则化装成赵国使者来到秦国。赵主父去秦国不是观光旅游,而是当起特工,干起情报工作,实地考察秦国的山川地形,会一会秦昭王和宣太后母子。

在咸阳雄伟的宫殿里,赵主父见到了那位自己从燕国找来,派重兵护送回国继位的秦昭王。两位当时最伟大的君王在这样一种场合下会面,赵主父可谓胆气逼人。这一场会面给秦昭王留下深刻的印象,晚上睡不着觉,越想越觉得赵国使者威武雄壮,相貌非凡,气质似乎不像一位臣子。第二日。秦昭王想再次会一会赵国使者。很多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也就错过了。赵国使者生病了,不能面见秦王。秦昭王耐心等待的这几天,赵主父飞马逃出函谷关。

得知赵国使者的身份后,秦昭王和宣太后相顾失色,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敌人,多么勇敢的一位战神。

勇敢有两种,一种大勇,一种小勇。《道德经》中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大勇即是勇敢不妄为,韩信面对泼皮无赖的挑衅,宁受胯下之辱,也不用宝贵的生命去涉险,就是大勇。拉开架式,手里握着刀把子,刀一横,眼一瞪,无所畏惧,这种人是小勇。把生命轻易陷入到凶险境地去也是小勇。三国郭嘉评价勇猛的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赵主父即是孙策一般的小勇,如果秦王及时发现,如果有人泄密,赵主父空有一身武艺回得了家吗?纵是躲过一劫,下一次恐怕没有这么好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