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11050400000048

第48章 围宫

中山国灭亡,赵主父的事业达到鼎盛。邯郸王宫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满城欢庆五天。他忽然发现对长子实在不公平,一块一块土地打下来都变成公子何的财富。狂热的爱情随着吴娃死渐渐飘散,赵主父有些后悔,后悔当初头脑发热,把国家交给一个小孩子打理。自己能够灭亡一个数百年的王国,怎么不能让儿子独自拥有一块土地呢?于是,他将原代国土地划归公子章,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委派田不礼做公子章的相邦。

仅仅过了一年,公子章从代地入邯郸拜见国君,当主父看到公子章跪拜小主君的情形突然产生一种奇怪的同情心。厚黑子弟不能有同情心,做事必须以“事业”为准绳,有利于“事业”则做,损害“事业”的事儿不做,千万不能有同情心,一念之仁,害人害己。赵主父聪明的大脑产生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把赵国一分为二,两个儿子一人一国。这个恐怖的想法毫不逊色于穿胡服。分裂赵国,酝酿内战的危险,在兼并战争风潮涌动的战国时代,无论赵国贵族还是平民根本不可能接受。赵主父把一柄锋利的长剑悬在头顶,这是第二把,赵国人对于穿胡服的羞辱至今仍未平息。

赵主父没有意识到已经身处险境,因为他不再是国君,而只是国君的父亲,杀掉主父不是弑君大罪。分裂赵国的想法把他推向犯罪的边缘。赵国不是国君的,而是人民的,你有什么资格搞分裂?一个针对赵主父的阴谋团体静悄悄形成。

赵国大臣李兑是阴谋集团的推手。他敏感发现赵国会发生一场动乱,动乱的主角必是公子章,赵主父必定成为第二主角。李兑把德高望重、王族子弟唯马首是瞻的公子成搬出来担任首领,向公子成保证,有办法让肥义让出相邦的位子。

李兑的三寸不烂之舌遇到对手,因为肥义是个忠心耿耿的顽固分子。李兑说得巧妙,充满威胁:“公子章为人骄横,党羽众多,田不礼残忍好杀,他们在一起必定阴谋叛乱。小人有了野心便会不计后果,铤而走险。您正是他们攻击的目标。公子章是主父的长子,您拿什么对抗,不如辞官回家,把权力交给公子成,何必为王族的家事招揽灾祸。”

李兑碰了软钉子,肥义正气凛然说道:“主父把主君托给我的时候说,‘不要改变态度,不要改变意志,至死不渝。’我不会背叛主父,也不会背叛主君。‘死者复生,生者不愧。’”

死去的人复活了,活着的人不感到惭愧,这是一种境界。对你有大恩的人死而复生,你能够坦然而对,毫不愧疚。

李兑哭了,一边哭一边说道:“您多保重!我能看到您也只有在今年啦。”他的哭声不是为自己低微的人格感到惭愧,而是摆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嘴脸,掩饰心中的罪恶。

有感情的人注定不会在权力斗争中取得胜利,肥义也不例外。他比李兑更早觉察到公子章的阴谋,但他不逃避,决心以死报恩,希望以自己的死化解兄弟残杀。他对小主君的贴身侍卫高信说:“主父身边有奸贼。倘若主父有令召见主君,你一定先告诉我,我去,断定无事后再让主君去。”

肥义抱定杀身成仁的想法,上天成全了他,因为上天没有感情,不会因为你是忠臣,留你一条命在,不会因为你是奸臣,便让你去死。

凭借多年战场和政坛的经验,赵主父似乎发现两个儿子之间弥漫着一层若隐若现的杀气。他相信骨肉亲情可以化去杀气。为此,赵主父抽出难得的一段时间与小主君、公子章三人同游沙丘。赵主父一手拉着长子,一手拉着小儿子共叙天伦之乐。一家人有说有笑,和和睦睦,赵主父一颗担忧的心慢慢装回肚子里。

赵主父小瞧权力的魔力,它足以毁灭亲情。只有黑心厚脸皮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追逐权力的胜利者。

赵主父三人分别住在三座宫殿里。夜凉如水,一轮冷月挂在天边,清凉的光辉像水银般泻向大地,给沙丘离宫镀上一层银色光芒。一队手握利剑的死士静悄悄埋伏在小主君到赵主父宫殿的道路两侧,他们是公子章的人,田不礼亲自带队。公子章派人假传主父命令召小主君。

小主君没有来,肥义来了,枉做小主君的替身鬼,这是肥义自己选择的结果,但是忠义感动不了上天,消不去权力的魔法。公子章和田不礼发现杀错人,一不做,二不休,率队攻击小主君的宫殿。殿内早有防备,高信带人死死守住宫殿,双方一场恶战。

隐藏在沙丘的公子成党徒快马回邯郸报信,公子成和李兑征调地方军队护驾。寡不敌众,公子章的死士敌不过正规军,被诛杀干净。走投无路的公子章跑到父亲的寝官里。父子情深,痛心疾首的赵主父收留了罪犯。赵主父犯下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已经不是君主了,包庇弑君之贼等同于弑君。

军队包围沙丘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是地方部队,不是赵主父练就的骑兵军团,他们只听赵国国君的命令。

无论如何公子章活不下去,史书没有记载如何死的,被杀?自杀?已经无关紧要,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小主君如何对待父亲赵主父。这才是关键所在。才是我们一直讲厚黑学的关键所在。

主犯伏法,军队没有撤,非但没有撤,反而增派人手死死围住沙丘宫,围住赵主父的寝殿。公子成和李兑心里清楚得很,他们从主父手里硬生生把他的儿子夺出来杀掉倒也说得过去,但是动用军队包围主父却是大逆不道,要灭族的。现在他们的命没有掌握在主父手里,而是掌握在小主君手里。公子章和李兑不怕,他们发兵的那一刻就想过,骨肉亲情不如权力亲。

惊魂未定的小主君赵何一开始心神慌乱,慢慢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自己杀死了哥哥。父亲收留公子章,即希望放哥哥一马,但是没有放。他会怎么想?会认为自己是个狠心的人。我不是独子,下面还有弟弟,如果父亲出来以后改立别人怎么办?没有什么事父亲不敢干,干不出来。小国君赵何默许公子成的行动,继续围宫,但是不准任何人闯进去。

李兑命士兵们向宫殿里喊话,让宫里人赶快出来,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的侍卫、仆人争先恐后逃出宫去,偌大的宫殿只剩赵主父孤零零一个人。

赵主父不肯出去,不相信自己从小宠爱,一手扶上君位的公子何会不来看望自己,他为这个儿子放弃君位,费尽心血,他会忍心眼睁睁看着自己死?

事实是残酷的。一天又一天过去,除了铁衣甲兵外没有一个人来。赵主父不死心,他要等下去。天长日久,宫里的食物吃完。叱咤风云的赵主父只得上树掏鸟窝,渴望从那里找到几只雏鸟充饥。即使如此,性格高傲的赵主父誓不低头,决不走出大门。因为他知道,即使走出去也不会拥有自由。

三个月过去,饿得奄奄一息的主父再也找不到一只小鸟。夜色降临,宫殿里阴森得可怕。赵武灵王一点不恐惧,有什么东西比人心更可怕,更令人恐惧。直到最后一刻,赵武灵王才明白,宝贝儿子不会来了。权力容不得感情,容不得亲情,权力的魔杖上面永远写着两个字——厚黑,不厚不黑死路一条。

赵武灵王的死预示着一个强大的军事强国就此陨落,笼罩在北方的阴云一扫而光,让大秦国上下大松一口气。六国之中再不会有天才企图从鄂尔多斯高原南下进攻秦国。上天选择秦国,摒弃赵国。胡服骑射的成败对中国历史的作用不可估量,如果赵国实现统一,我们不可能有长城,也许我们会穿越大草原走得更远。

秦昭王异常快乐,北方威胁解除,可以腾出手来狠狠教训一下带给他羞辱的合纵国。就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建设军事强国的同时,齐、韩、魏三国合纵军联兵伐秦,包围函谷关长达三年之久,逼西北狼低下高昂的头求和。公孙衍死了,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再掀合纵风云?带给秦昭王屈辱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矮人——孟尝君。

§§第十一章 孟尝君:鸡鸣狗盗也成事

孟尝君名列战国四公子之首,在战国厚黑界也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的顶尖人才。他是齐国王族,指使门客杀人、偷窃,对故国反戈一击见其厚黑指数,妻子偷情淡然处之更加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