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审计
11044200000053

第53章 涉外保险业务审计

涉外保险业务,主要是指保险机构承保的投保人从事国际贸易或跨国经营中遭受损失的保险,它包括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远洋船舶保险和出口信用保险等。

进出口货物运输主要有海上运输、陆上运输和航空运输三种方式,因而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包括海上运输保险、陆上运输保险和航空运输保险三大类。在涉外保险业务中,三类保险有各自独立的保险条款。

出口信用保险,主要承保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中的外国买方的信用风险。它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

涉外保险业务不同于国内保险业务,它具有保险风险大、业务复杂、涉及面广,且保险金额大等特点。因此,加强涉外保险业务审计,对于改善涉外保险业务的管理,提高保险机构的国际声誉,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在国外投资及其他经营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审计

进出口货物不管采用哪种运输方式,都需要进行运输保险。由于进出口货物运输的路程较长,需要进出有关国家海关,运输货物的批量和金额较大,因此,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不同于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它不仅要承担国内货物运输保险中所存在的风险责任,而且还要承担因国际上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战争等因素引起的风险责任。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审查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审查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的承保、理赔、追偿是否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无从承保到理赔和追偿均由一个人或由一个部门完成的情况。各部门、各职责岗位之间是否做到交叉控制和检查。

2.审查已承保的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业务是否均按规定和惯例承保

在我国的保险实务中,各外贸进出口公司为了简化手续、防止进口货物在国外装运后因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发生漏保或来不及办理投保等情况,因而对进口货物的保险一般采取了和保险机构订立预约保险合同的办法。按照预约保险合同的规定,各进出口公司成交的进口贸易货物,凡贸易条件规定由国内进出口公司办理保险的,都属预约保险合同范围之内,保险机构对合同范围内的货物负有自动承保责任。进出口公司对每批进口货物不需逐笔办理投保,填制投保单,而以国外卖方装船通知副本或进口货物结算凭证单据副本代替投保。对于出口货物,由于业务量较大,为简化手续,可不填制保单,而以进出口公司装运出口单据副本代替。

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审查已承保的进口货物保险是否事前订有预约保险合同;若没有,是否采用逐笔申请,逐笔投保方式;对于出口货物保险,应审查保单内容是否与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有关规定相符,而保单内容审核包括不同险别所选用的条款、主险别及附加险搭配和除外责任。若保单与合同规定不符,收货人可能会拒绝接受这种保险单;若保单与信用证条款不符,则对方开证银行会拒收该保单。对承保金额审定时,要看保额确定是否符合信用证要求,保额计算及缮制是否正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币别是否统一,重点要审核保额加成比例,如海运货物保额一般都是按发票金额加成10%确定。对于承保金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保险业务,应审查是否及时进行分保,分散风险和责任。

3.审查保险费率确定是否合理,保险费计算是否正确

我国进出货物运输保险业务的保险费率是分进口、出口业务计算确定的。出口货物保险费率分为一般货物费率和指明货物费率两大类。根据不同的险别和货物运往目的地不同费率标准不同,进口一般货物费率开价是否同时考虑到运输方式、到达国家地区及投保主险别三方面因素,指明货物费率是否同时考虑到货物名称、大类、性质、包装等因素;加费范围、加费比例是否合理、合规;费率是否既考虑对外竞争力又考虑本国监管规定;审定费率是否考虑加免赔率、是否统保等。进口货物费率计算根据特约费率表和进口货物保险费率表。特约费率表适用于保险机构签订有预约保险合同的各专门进出口公司的进口货物,该表不分国别、地区,对某大类商品只订一个费率,有的甚至不分险别的货物,实际上是一种优惠的平均费率。进口货物保险费率表分为一般货物费率和特价费率。一般货物费率按照不同的运输方式,分险别和地区制定。特价费率是对一些指定的商品投保一切险时采用的费率。

审计人员应根据有关费率表和费率标准,对已承保的进出口货物进行抽查、了解和确定被审单位对进出口货物保险费率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正确使用费率。同时还应审查保险费计算基础是否恰当,计算是否正确。

4.审查理赔是否及时、合理、正确

保险货物运达目的地后,不论使用何种运输方式,都有可能发生货损货差,凡属于保险合同承保责任内的损失,保险人应负赔偿责任。审计人员在审查时,应按下列程序审查:

(1)审查已赔偿的保险业务中,是否以索赔清单、检验报告、保险单、运输单、提货单等有关证明货物运输、验损、保险等单据为依据。

(2)分析已赔偿的保险事项,其货物损失是否均属于保险机构责任范围以内,有无损失责任不明确或不应属于保险机构责任而已赔偿的事项。

(3)审查属于保险机构责任并已赔偿的保险事项中,赔偿金额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赔偿金额有无超过保险金额或损失未超过免赔额度而进行赔偿的情况。

5.审查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过程中发生的保险收入、保险赔偿和费用支出是否均正确、完整地记入有关账簿

二、出口信用保险的审计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了保障本国出口商的利益,促进对外出口而开办的一种政策性保险。我国于1988年8月正式开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该保险是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具有以下特征:

(1)出口信用保险具有双重职能,即损失补偿职能和支持融资职能。出口商可凭出口信用保险单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2)出口信用保险因承保的风险是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其发生的规律不具有均一、稳定、重复的特征,不符合大数法则运作要求。因此,厘定费率时,主要考虑进口国的政治、经济及外汇收支情况,而不是赔付情况。

(3)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有政府参与,政府以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进行直接调节,以收支平衡为经营原则,侧重于社会效益。

(4)出口信用保险的财务核算期较长,一般实行三年期结算损益的核算办法。根据出口信用保险的性质和特征,审计人员在对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进行审查时,主要应审查以下内容:

(1)审查在承保前是否认真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经营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商业风险分析和政治风险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出口国家的情况、贸易对象的资信状况、出口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贸易合同本身的情况。风险分析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出口信用限额的大小及费率高低等。其中费率高低是由出口商品种类、年出口额、买家情况、信用控制经验、以往收汇情况等因素决定,而每一批货物出口收费则由出口国别、支付方式及信用期长短来决定。因此,审计人员应认真审核业务人员是否事先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分析依据是否正确,分析范围和内容是否恰当及分析结果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因事前未进行风险分析或分析方法选用不当等影响业务质量和经营成果的情况。

(2)了解是否按照该项业务经营的要求,对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进行全额承保。由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风险大,且复杂,因而为了避免出口商只将风险大的业务投保而将风险小的业务不投保的情况,一般要求投保人将其全部出口业务额或保单规定的适用范围的全部业务予以投保,特别是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这样可以使大量标的得以集中,风险得以分散。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要求办理业务,有无为拉客户,擅自降低投保要求和条件,并给保险机构经营带来直接或间接损失的情况。

(3)审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核算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收支款项以外币为主,因此,要求业务经营单位对该项业务核算实行外币分账制,采用原币记账法记账。由于该业务的承保责任期限较长,因而按照国际惯例实行三年期结算损益的办法。审计人员应审查被审查单位对于该类业务是否按照业务收支外币的币种开立账户,进行分币种核算;对于外币与人民币、外币与外币之间因兑换而产生的折算或套算,其汇率使用是否恰当,计算是否正确;在每个会计年度,是否按照不同的业务年度分别核算各业务年度的收入、支出及损益,有无不分业务年度进行核算,或各业务年度收支划分不清楚、不合理的情况。

三、远洋船舶保险的审计

远洋船舶保险是财产保险业务的内容,但与一般财产保险业务比较有不同的地方。首先远洋船舶保险的保险期限分为航次险和定期险两种。航次险的保险责任仅限于保险单注明的某个航次,航次保险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90天,如果要超过90天,必须事先征得保险人的同意,并缴付额外保险费以后,保险合同方为有效;定期保险是船舶保险期限的主要保险形式,一般期限为1年。其次,船舶保险采用定值保险的方式,由保险合同双方商定保险价值,按商定的保险价值作为投保金额,并视为足额保险。再次,船舶保险费率是根据船龄、船型、船舶种类、航行范围、承载货物、船级、船舶保养状况、保险金额、免赔额、被保险人经营管理状况,以及3年事故损失状况等因素制定的。

审计人员在对船舶保险业务审计时,要按照财产损失保险业务审计的一般内容和方法对船舶保险条款的采用和险别的选定、投保人及可保利益认定进行审查。对于条款的采用和险别的选定审核的关键在于:要严格对照中外条款、险别的区别,做好风险评估和责任控制工作;要结合保险费率制定做到随行就市,又以责取费,以费定责;要结合保险公司自身财力、经营管理状况、船舶险承保经验、专业人员配备等慎重选择条款和险别。船舶保险的保单不能随船舶所有权转移而自动转移,因而审核投保人、认定可保利益时必须审定的内容有:认真分析船舶与承运人之间所属关系,要求投保人对船舶始终具有可保利益;聘请专业船检师,对船舶进行逐一验船承保;对投保人的资信、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考察等。此外,审计人员还应根据船舶保险业务的特点对该业务的保险金额确定是否合理,费率制定是否科学等进行认真分析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