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11042300000019

第19章 邓小平的发展观

围绕发展的主题,邓小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新经验、新概念、新论断和新思想,建构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观。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正如江泽民所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发展是硬道理“硬”在哪里?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穷和落后,实现小康,使广大人民过上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只有发展才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显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有发展才能顺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只有发展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防止和抵御外部的颠覆活动和“和平演变”,为世界的和平事业作出贡献。总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二、关于发展战略

邓小平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以后,我们党逐步用“翻两番”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具体化。在1984年10月以后,又有了更为长远和更为成熟的考虑,最终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我们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翻一番,是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在21世纪的五十年内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说“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相比“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更具体、更详细、更符合中国实际,更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关于发展速度

经济发展速度问题,是事关“三步走”发展战略能不能实现的问题。邓小平说:“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他说:“低速度就是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他还说:“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所以,他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快一点,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但经济发展快一点,又不能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这一方面我们有深刻的教训。究竟每年增长速度要达到多少呢?邓小平提出“要实现适当的发展速度”。什么叫“适当的发展速度”?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尤其是要从我国的生产能力出发,能力决定速度;二是确实保证我们党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三是要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四、关于科学发展

关于科学发展,邓小平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其一,协调发展。例如他讲道:“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他还说:“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其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早在1985年7月就已提出“持续发展”的问题。他说:“改革的意义,是为了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在一九八九年六月他又说:“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后来,邓小平还使用了“持续增长”、“继续发展”、“不断发展”等概念,这些概念在本质上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五、关于发展目的

发展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为谁发展”的问题。邓小平非常关注“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他把不断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他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他还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在1980年就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83年他又提出:“各项工作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后来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六、关于发展环境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世界的局势构成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强调:“为了使中国发展起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要建设,没有和平环境不行。”“我们不打别人的牌,就是说不打苏联的牌,也不打美国的牌。我们也不让别人打我们的牌。”邓小平又说:“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力量。”事实充分证明:中国越发展,世界和平就越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