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11042300000018

第18章 毛泽东的发展观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者和探索者。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共产党人为改变当时共和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把发展经济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题。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事业。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探索中国的发展道路,制定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许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形成了自己具有时代特点的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基础

国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当时中国的国情是个什么状况呢?毛泽东曾简要概括为四个字:一穷二白。他说:“我们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所谓‘穷’就是生活水平低……所谓‘白’,就是文盲还没有完全消灭,不但是识字的问题,还有提高科学水平的问题。”他还曾作了这样具体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了进一步认清国情、摸清家底,从1956年底到1957年春,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认为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就是我们的国情,就是我们的发展基础。

二、发展路线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当时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二三十年的经验了,加之我们党实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苏联也乐意帮助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于是提出了向苏联学习。后来,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而看来照抄照搬苏联的模式和体制也不行。正如毛泽东所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毛泽东开始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独立思考,从各个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实情办事,努力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毛泽东自己后来说到:“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适合中国的路线”,就是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这可能是最早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可惜的是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种探索中断了。

三、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达成的最终成果,也是与之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毛泽东最初给我们设定的发展目标是五六十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他说:“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必要,完全应该。”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1960年初,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作了补充,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毛泽东制定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曾激励了几代人为之奋斗,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发展道路

通过何种途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呢?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走工业化的道路。早在1955年3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提出:要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后来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下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家经济的总方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和协调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的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五、发展战略

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毛泽东曾经多次进行规划。1955年3月他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面,情况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原来又很落后,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可能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1963年9月,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讨论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时,正式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