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简史
11041600000045

第45章 1、曹操死,曹丕称帝

从公元220年起,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它们三分东汉州郡之地,各霸一方,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被称为“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他出生在一个宦官集团的官僚家庭。祖父曹腾,桓帝时为中常侍(宦官);父亲曹嵩(曹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少时便有治国安民的远大抱负,酷爱读书习武,为他以后成为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创造了条件。

曹操出仕做官前,听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叫许劭,便通过朋友的介绍,亲自登门拜访,要许劭给他下个评语。许劭先是不表态,经曹操再三求问,才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给曹操所下的评语,本是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可作多种理解。其解释之一,就是曹操若把才智用于治国安民,便是位治世的能臣,若用以反叛、窃国,则是位乱世的奸雄。因为这话无论如何理解,都肯定了曹操的才干,曹操闻言大喜。

曹操20岁时,踏入仕途,被地方官举为才廉,历任洛阳北部都尉、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令和议郎等官职。任职期间,曹操表现出超人的胆识和杰出的政治才能。

公元187年,曹操因政绩优良,被调升为东郡太守。曹操不愿迎合权贵,并多次触犯豪强,引起忌恨,他怕因此遭祸累及全家,托病不去就职,回到故乡。这年冬天,卞氏生下曹丕。第二年,朝廷成立西园新军,征曹操为典军校尉。能够成为皇室核心部队的将领,这使曹操重新燃起政治热情,他又去洛阳赴任。董卓乱起,曹操回到陈留,变卖家产,纠集家兵、部从5000人,打出“举义兵以诛暴乱”的旗号,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后,讨伐董卓的关东同盟军随之解体,接踵而来的是豪强势力的大混战,使中国北部受到空前的大破坏。

在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过程中,势力发展最快的是曹操。公元192年夏,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趁机进入兖州,被兖州官吏推为牧。接着,他又在寿张打败青州黄巾军,迫降30万,收编其中精锐,号为“青州兵“从此曹操有了争夺天下的基本武装力量。

公元196年,曹操为了把汉献帝作为他实现统一的招牌,从洛阳迎接献帝都许,改年号建安,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名正言顺”地开始同豪强割据势力作斗争。

公元211年,曹操在渭南之战大败马超、韩遂,平安关中;公元215年,他西征张鲁,占领汉中。翌年五月,曹操进爵为魏王,位极尊荣,与皇帝相差无几。一些文武将吏劝他登位,孙权也写信假意劝进。曹操却说:“假使天命真的在我,我也只做周文王罢了!”表示不称帝。他在一篇文告中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位止魏王,终为人臣,这在三国中,只有曹操做到了这一点。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五月,曹操病死洛阳。十月,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