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健康全书
11038800000106

第106章 秋季养生要点

秋是肃杀的季节,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从立秋到处暑,暑意未退,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霪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自古就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便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因此也常称为“多事之秋”。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1)情志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它属金,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应以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要务。

(2)饮食

秋季是肺金主事之时,《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肺金主事,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因此秋季易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而应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3)起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民间流传的谚语。它正符合了《黄帝内经》所提到的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也要有正确的理解。自“立秋”节气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北方冷空气会不断入侵,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这时我们应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有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到了深秋,遇天气骤变,气温明显下降,要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因此,秋季应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

秋季养生的四个原则:

(1)饮食调养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另外,秋季燥气主事,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主。

(2)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3)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安定,神智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怀,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的特点。

(4)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个人都刻意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