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11023600000005

第5章 原始体育习俗与原始宗教

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非常低下,先民们对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的寒暑演序,特别是对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等现象无从解释,并由此而产生了畏惧心理。为了取得心理的平衡,亦即取得平安与生活的美满,先民们不能不把那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为“天”的主宰,并举行一定的仪式祈求“天”赐予他们丰登的五谷,祈求“天”风调雨顺……这就是原始宗教观念的诞生。

在举行原始宗教仪式的内容里,包含着“原始体育”的成分。比如每当丰收之后,或在祭祀天地的时候,以及在狩猎之前,人们往往踏着石块敲击的节奏,模仿动物的各种活动姿势,手舞足蹈,伸腰缩臂,借以表达他们对自然力——天的崇拜及祈求之情。在我国青海省的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曾出土一个彩陶盆,其内壁上以所绘的三组相同的舞蹈图案作为主要装饰,惟妙惟肖的舞姿,使人领略到先民们浓郁的生活气息。随葬品是社会生活的折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舞蹈已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中,也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以及“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益稷》)等以击石伴奏、模仿动物姿态的舞蹈的记载。这些虽不能说就是体育,但至少已孕育了原始体育的成分。《吕氏春秋·古乐》说:“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先民们以活动身体的方式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疾病的侵袭是自然的事情。原始体育正是这样由客观到主观、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发展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