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11023600000002

第2章 再版前言

《中国风俗丛书》是我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出版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是由西北大学韩养民、葛承雍、张懋镕,《西安晚报》郭兴文等首倡并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全国三十余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等编撰而成。先后出书三十本,约五百万字。

这套丛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反响强烈。自一九八七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国家重要媒体发表书评百余篇,认为这套丛书是我国第一套全面深入研究中国风俗文化的大型丛书,也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全国范围首次对风俗文化作出科学性、系统性论述的大型丛书,填补空白之功不可没。

这套丛书出版后,也曾得到出版界的称誉。一九八七年、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三年该书三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一九九六年获陕西省教委人文优秀成果一等奖。台北文津出版社、博远出版公司竞相出版海外中文繁体字版。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星岛日报》,台湾《联合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媒体相继发表书评,给丛书以极高的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这套丛书表示关注。

近年来,我们不时收到海内外读者电话,他们殷切希望出版社修订丛书,重新再版。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社委托丛书原主编韩养民教授,对丛书进行精选、修订、统一体例工作之后再版,以飨读者。

陕西人民出版社

二〇〇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体育”,对任何一个神智健全的人来说,都不会不知其内容与目的,并或多或少都参加过其中的活动。然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要将其说清道明,却实实在在不太容易。喜欢凡事引经据典的人,遍查中国古代典籍,也不见此词的踪影,结合中国目前的体育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或许会有人对文明古国体育是否发达表示怀疑。殊不知此词也是舶来品,而且已晚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古代文献中只有“养生”、“导引”等表达体育内容的字眼。好在知不知道“体育”的定义并不重要,说中国古代典籍中没有此词——即不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但也并不标志文明古国的体育十分落后。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古代体育项目与来自欧美国家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近代体育项目,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迥然有异。为此,国人中不少抱怨中国体育与欧美体育的差距,尤其是球类田径等大项,甚至哀叹我们的祖先没有给我们遗传下运动体魄的基因。其实这大可不必,中国古代体育是和现代以增强体质为直接目的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身体活动的体育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中国的民族习俗、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等造成的。从古代的军事、宗教、医疗、民族生活习俗、社会政治制度中,不难透视出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