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个历史文化之谜
11022400000027

第27章 探寻世界著名沉船

一、玛丽?罗斯号

于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玛丽?罗斯号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齐射的船只,并得到亨利八世国王的偏爱,被形容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这艘船舶的诞生标志着英国海军已由中世纪时“漂浮的城堡”转变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海军舰队。

1545年7月19日,亨利八世国王在南海城检阅他令人骄傲的舰队出海迎击法国入侵者。然而,他却目睹了一场灾难:满载的玛丽?罗斯号在一阵风浪里颠簸并迅速倾覆,海水灌进了下面的炮门。当时船的甲板上有90多门炮,大约有700名船员,据说只有不到40人得以幸存。

在这艘伟大的战舰沉没的当年,人们就开始了打捞工作,有些枪炮、帆桁和船帆被打捞了上来,但是打捞工作于1550年中止了。玛丽?罗斯号已经有一部分陷入了淤泥,并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得到了这些淤泥的天然保护。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亚历山大?麦祺带领的一支队伍发起了对沉船的调查工作。经过他的努力,这艘都铎王朝的战舰在沉入海底四个多世纪之后,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终于浮出了索伦特海峡的表面。1982年,大约有6000万人观看了玛丽?罗斯号打捞仪式的现场直播。

2006年,英国考古专家、伦敦大学学院的休?蒙特戈麦利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征得“玛丽?罗斯信托基金会”的同意后,获准接触到“玛丽?罗斯”号上18名船员的遗骸。

这些专家检验了遇难船员的头骨后有了惊人的发现:船上三分之二的船员都不是英国人,而是欧洲南部人,其中以西班牙人居多,正是因为他们听不懂英国上司的命令,才导致了“玛丽?罗斯”号沉没。

船上的炮门敞开证明了西班牙船员未能理解下达关闭炮门的命令。在混乱的战斗中,呼喊声和枪炮声混为一体,如果长官命令清晰,船员训练有素,完全能够及时关闭炮门。但显然“玛丽?罗斯”号上的外籍船员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个新发现也解开了这英国军舰舰长乔治?卡鲁临终留下的遗言之谜。在军舰沉没的最后时刻,乔治?卡鲁曾不断地呼喊“我控制不住这些恶棍了。”

二、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皇家邮船奥林匹克级邮轮的第二艘邮船,20世纪初,由英国白星航运公司制造的一艘巨大豪华客轮。由位于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的。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被称为是“永不沉没的船”和“梦幻之船”。泰坦尼克号共耗资7500万英镑,吨位46328吨,长882.9英尺,宽92.5英尺,从龙骨到四个大烟囱的顶端有175英尺,高度相当于11层楼。是当时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始了这艘“梦幻客轮”的处女航。该船计划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的昆士敦,目的地为美国的纽约。

4月14日晚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的?望员摇了三次警铃,并通报说“右前方有冰川。”不幸的是,接下来所有躲避撞击的努力都为时已晚,一块像岩石般坚硬的冰块刺进了船体,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罐头起子,将船身的外壳刺穿了250英尺。由于船上的救生艇数量远远不够,恐慌开始蔓延。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最终沉入了北大西洋海底,共有1503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为人们所知的一次海难。电影《泰坦尼克号》就是根据这一真实海难而改编。

泰坦尼克号也许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沉船,这个深达2.5英里的海底坟墓就位于距纽芬兰岛东南部323英里的海域。这艘船是在1985年9月1日由让?刘易斯?迈克尔船长和罗伯特?巴拉德博士带领的一支科考队发现的,当时船只已经首尾分离,裂成了两半。船头仍然保持相对完整,而船尾则位于2000英尺之外,已经严重受损变形。

如今,你可以在从加拿大圣约翰市启程的M。I。R。型潜艇上参观这艘全世界最有名的沉船,还可以看到那举世闻名的船头和舰桥――E。H。史密斯船长发出最后指令的地方。

三、路西塔尼亚号

1915年5月7日,由纽约驶往利物浦,冠达海运公司引以为豪的路西塔尼亚号于爱尔兰南部的老金塞尔角附近被一枚德国鱼雷击沉。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路西塔尼亚号被移交给英国海军,并被送往利物浦的加拿大码头,在那里配备上12寸6英寸口径的炮。路西塔尼亚号是作为武装的后备巡洋舰注册为英国海军舰队成员的,而所装备的武器重量超过了在英吉利海峡巡逻的皇家海军舰队。作为首任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曾参观利物浦并视察了路西塔尼亚号。他发表了一番将令他终身难忘的言论:“对我来说它只不过是又一个45000吨重的活鱼饵而已。”

1915年5月7日下午2时10分过后,负重30396吨的路西塔尼亚号毫无预警地被一枚鱼雷击中。只用了20分钟左右就沉没了,1201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失去了生命。在死亡的人数中,有128人是美国公民。发射鱼雷的德国潜艇U20绕着下沉的船只转了几圈,然后就逃离了现场,于5月13日回到了其位于威廉港的基地。

沉船遗址首次被发现是在1935年。1982年路西塔尼亚号的一个四叶螺旋桨被打捞了上来,现在正在利物浦阿尔伯特港的默西赛德海洋博物馆的码头区展出。

四、俾斯麦号

二战期间,德国战舰俾斯麦号被认为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海上死神,也是最安全的“永不沉没”号。然而它在正式服役不到两个星期后即沉入海中,关于它的沉没原因以及那场激烈的海战至今还吸引着很多人的好奇心。在俾斯麦号战舰沉入大西洋后的第61个年头,曾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的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使用先进的深海探测仪器,重新探访俾斯麦号,并最终解开了它沉没的谜团。

满载货物时排水量可达五万公吨,最高时速为30里/小时,装载了数台大炮的俾斯麦号被看作是德国海军的骄傲。它被邱吉尔形容为“一艘了不起的船只,海军舰队的杰出之作。”从船顶到船底共有17层楼高,长度相当于三个足球场。

然而,这艘德国战舰的首次出航就成了短命之旅。1941年5月,在大西洋上持续了八天的追逐之后,俾斯麦号在最为激烈的一场海战中受到了英国海军的攻击。俾斯麦号被敌人强大的炮火击中,倾覆并被搁靠在了一座陡峭的海底山脉上。俾斯麦号上的2200人(平均年龄为21岁)中只有115人幸存。

1989年,罗伯特博士和他的科考队在仔细搜索了大约200平方英里的区域之后,终于发现了俾斯麦号的残骸。沉船遗址位于爱尔兰的科克)以南大约380英里,大西洋底15,000英尺左右的地方。尽管在海战中英国军队强烈的炮火和鱼雷对船体造成了很大的损毁,船只的沉没也对其造成了明显的破坏,令人吃惊的是,沉船的残骸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自从得到沉船公墓的法定拥有者――德国政府的允许之后,人们先后对俾斯麦号进行了一些探险。这些人中包括俾斯麦号的幸存者海因里希?库特和海茵茨?斯蒂,以及拍摄《泰坦尼克号》电影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五、贝尔格拉诺号

贝尔格拉诺号战舰的沉没是福克兰战争中最惨烈和最引起争议的事件之一。1982年5月2日,英国的核潜艇――英国皇家海军舰船“征服者号”向阿根廷战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发射了两枚鱼雷。大约有300人在此次袭击中送命。

当这艘令人生畏的战舰开始沉没时,有史以来最困难的一次海上营救活动也在进行中。鱼雷使得贝尔格拉诺号上的1093位船员中的323人送命,几乎相当于阿根廷在这场战争中伤亡总人数的一半。

2003年2月国家地理学会和阿根廷海军共同组成一支探险队,搜索南大西洋海域,以寻找沉船残骸。在海上停留了两周之后,探险队受到南大西洋恶劣天气的影响,未能找到这艘船只。尽管人们认为沉船位于水下4000米深,距阿根廷海岸180公里波涛汹涌的海底,探险队仍希望他们的仪器能够很快找到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