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作为,但是无论孩子未来的人生是精彩还是平凡,他的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而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浓浓的爱意化作滴滴甘露、缕缕清风,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灵,让孩子的世界永远充满阳光,让他的人生更加快乐、幸福。
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积极的情绪,如兴奋、快乐、激动……也有消极的情绪,如烦躁、绝望、委屈、恐惧……无论哪种情绪,因为孩子年龄小、阅历不足,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都显得比较弱。因此,他会时不时发发任性的“小脾气”,也会偶尔展现出具有攻击性的偏颇情绪。如果不能控制好,将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林琳是个乖巧的女孩,平时很文静,但最近却总做出一些让父母觉得担心的事情。
有一天,妈妈正在厨房准备晚餐,而林琳则在书房写作业。突然,妈妈听到书房传来林琳歇斯底里的大哭声。妈妈赶紧跑去书房,一看,嗬!书全都被扔到了地上,而林琳正趴在桌子上痛哭。
妈妈被这情景吓了一跳:“这是出什么事了?哭得这么伤心。”于是她赶紧过去安慰林琳。但是林琳依然放声大哭,直到自己哭累了才停下来,人却木呆呆地傻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妈妈急了,问她:“怎么哭成这样了?”
“刚才我看到课本,就想起学校,想起学校就想到期末考试,我心里特别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越想越害怕。”说完林琳的眼泪又流出来了。
案例中林琳的表现其实就是典型的情绪失控。她无法控制自己恐惧、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崩溃大哭,这也算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调节和梳理,很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我们要教会孩子及时摆脱那些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同时,还要教孩子对积极的,能给自己带来正面影响的情绪加以调控,让自己能保持愉快、向上的心境。总的来说,就是我们既要教孩子控制情绪,又要教孩子宣泄情绪,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呢?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就是指,当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紧张也不害怕;当孩子面对较大的奖赏或者荣誉的时候,也能不骄不躁,谦虚谨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影响他情绪的事情。比如,考试没考好,没评上三好学生等等,往往此时孩子会表现得情绪很低落。他害怕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害怕受到我们的责罚,甚至产生害怕学习的念头。
这时,我们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平心静气地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原因后一定要尽量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减轻他的心理压力。告诉他,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要相信自己,只要再加把劲,下次一定能成功。经过我们的疏导,孩子再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就能渐渐变得积极、乐观,心平气和。
有时候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会表现得很高兴。这时,我们可以对孩子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但也要告诉他不能因为一点成绩就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要让他知道谦虚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让孩子懂得宣泄负面情绪
方芸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成绩一直很不错。
有一次,老师让她代表学校去参加奥数竞赛。这突如其来的压力让她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可是每当老师问她有没有问题时,她都故作轻松地告诉老师自己能应付。
眼看离竞赛的日子越来越近,方芸也显得越来越心神不宁,她害怕自己让老师、同学失望,也怕让爸爸妈妈失望。面对这些压力,方芸不知如何宣泄,她最终没能在竞赛中拿到好名次。
像案例中方芸这样,害怕、失望等负面情绪积压在心中得不到宣泄,致使她在竞赛的时候压力过大,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令人惋惜。更重要的是,无法宣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我们发现孩子明显出现不良情绪时,一定要教他学会宣泄。比如,当孩子觉得烦闷时,我们要引导他学会倾诉,把他内心的压力与害怕都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导孩子,而他在倾诉完后也会觉得轻松、愉悦。此外,还可以让孩子通过跳舞、唱歌等方式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总是堆积在心里,就会严重影响他的心理健康,长此以往,很可能使他因为背负过重的压力而崩溃。因此,让孩子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才能让他心情愉悦地健康成长。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要让孩子学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平时也要多注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和谐的氛围才能让孩子体验到关心、爱护和尊重,从而使他产生愉快、积极的正面情绪。而在紧张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的争吵、指责、埋怨等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乐观、平和的气氛。这有利于孩子学会调控情绪,并成长为一个快乐、宽和、无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