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61

第61章 不盲目地替孩子去择校

如今,“赢在起点”成了越来越多父母追捧的名言。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结果,“择校风”愈演愈烈,已经从“初升高”、“小升初”悄然蔓延到了“幼升小”,这种风气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

每当孩子幼升小、小升初的时候,很多父母就会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择校战”中,到处打听哪所学校好,并亲自去各个学校考察;带孩子参加各种入学考试的培训,为“敲”开名校的大门而“备战”;托熟人、找关系、交付一大笔入学费,不顾一切地让孩子入校;更不惜上演现代版的“孟母三迁”,为方便孩子上学而举家搬迁。那么,我们辛苦为孩子选择的学校,是否真的适合他呢?

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妈妈从6月份就开始到处打听好学校。后来,妈妈听说有一所很有名气的小学,师资力量雄厚,而且从那里毕业的学生成绩大都很好。于是,妈妈就把儿子送进了那所学校。

但是,当儿子入学之后,妈妈发现他过得并不快乐,刚开始以为他只不过是不适应那里的环境,就没在意。后来,老师向妈妈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呈下滑趋势。妈妈不禁怀疑:那所学校真的如别人说的那么好吗?

的确,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对他将来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好处。但是,评判一个学校是否是好学习,并不只看学校名气、师资力量和学生成绩,更重要的是,是否真正适合孩子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够为孩子选择一所真正适合他发展的学校,他就会愉快地融入到集体中,就会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并真正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因此,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盲目跟风,不要武断、急躁,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选择一所真正适合他发展的学校。

不一定非要让孩子进名校

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很多父母不顾一切地把孩子送进名校,甚至认为,名校就是孩子成才的保证,孩子只有进入了名校,才会有好发展。

不可否认,名校肯定有它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正是因为名校,所以人人都想去,学生自然就非常多,当班额太大的时候,老师肯定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名校升学率高的原因之一是招收了大批优秀学生,如果我们的孩子成绩不太好,而我们通过关系、金钱把他送进了名校,反而会让他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使他的学习成绩一再下降。

所以,我们在为孩子择校之前,一定要理性分析和判断,要权衡利弊,不一定非要把他送进名校,而是为他选择一所适合他的学校。事实上,只要是真正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独一无二的“名校”。

对学校的考察要尽量全面

我们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考察学校,除了它的教学质量之外,还要考察它是否有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否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没有良好的校风,是否有利于全面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是否注重对孩子的道德培养,等等。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从一个学校毕业了,但是除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之外,不具备各项能力,而且道德素养也比较差,那么他又怎能谈得上有美好的未来呢?我们千万别忘了,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我们不要盲目为孩子选择学校,而是要对学校进行全面考察,看看是否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择校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

怡凡到了上初中的年龄,爸爸凭借关系完全可以把她送进一所重点中学,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询问了她的想法。

怡凡经过一番思考,对爸爸说:“我目前的成绩在班上只是中游水平,如果到了重点中学,同学们的成绩都很好,我很难追得上。如果上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我努努力,没准还能名列前茅呢!这样,我就会有自信,就会学得更好。”爸爸尊重了怡凡的想法,并根据她的现状为她选择了一所普通中学。

进入中学之后,怡凡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一段时间之后,她的成绩处于上游水平,这给了她更大的自信。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快乐学习,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还会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孩子品学兼优,很有上进心,那我们就可以鼓励他上名校,从而使他更好地提升能力,当然,具体上不上名校,还是要征求并尊重他的想法;如果孩子成绩一般,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让他进名校、重点学校,否则会使他的自信受挫。总之,我们在为孩子择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让孩子能在适合的学校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