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06

第6章 尊重孩子的人生理想

理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的合理设想或希望。通俗地说,理想就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如果孩子拥有人生理想,那么他就会有追求,就会有的放矢,就会奋力前进、锲而不舍,最终有所收获。

然而,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人生路走得更顺畅一些,总会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从不顾及孩子的理想。他们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方式却是不恰当的。

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在放手过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儿女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作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位母亲的话也许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的确,我们会担心孩子多走弯路,甚至走错路,但是我们却忘了,真正支撑孩子坚持下去的必定是他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我们所强加给他的理想。

妈妈觉得女孩应该掌握点才艺,不能什么都不会。所以,妈妈决定让女儿学钢琴,并奢望她将来成为钢琴家,即使成不了钢琴家,也可以做一名钢琴老师。于是,妈妈给她买了一架钢琴,并报了一个钢琴班。

一开始的时候,女儿对学钢琴非常感兴趣。但是,新鲜劲一过,当她每天都要面对枯燥的训练时,就再也没有了耐心。所以,每当妈妈让她练琴的时候,她都显得很不高兴。看着不快乐的女儿,妈妈开始反思,难道这就是我要给女儿创造的美好童年吗?

有一天,妈妈真诚地与女儿交换了各自的想法,原来,女儿真正喜欢的是画画,希望当一名美术老师。于是,妈妈不再要求女儿学钢琴,而是尊重她的意愿,给她报了一个绘画班,并为她画画提供一切有利帮助。

这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妈妈。虽然她一开始没有征求女儿的意见,就让女儿学钢琴,但是当她看到女儿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快乐时,她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女儿想当美术老师的人生理想,并为女儿能实现理想而开始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我们不要把理想强加给孩子,不要为他设计未来,而是尊重他的人生理想,让他成为掌舵未来方向的舵手。

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去品论孩子的理想

对于孩子的未来,我们都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将来成为公务员、工程师、CEO、大老板等。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我们的愿望而已,孩子的理想也许并不在此,而是希望从事一种很普通且感兴趣的职业。

一天,儿子对爸爸说:“我以后想当司机。”

爸爸一听是“司机”,生气地说:“真是没理想。当司机有什么好的,又累,又挣不了大钱。你以后就考公务员,没准还能捞个一官半职的。”

从这位爸爸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品论儿子的理想,评价“司机”这个职业。然而一旦孩子的理想沾染上我们的主观意愿,就不再是孩子的理想了。何况孩子也许只是用“我以后想当司机”来表达对司机职业好奇,而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可能就不想当司机了。而我们作为父母,出于对一切正当职业的尊重,都不应该表现出不屑。否则,孩子一方面会看不起劳苦大众,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因好高骛远而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如果孩子的理想没那么崇高,但只要是正当的,我们就不应该干涉他、打击他,更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对他的理想品头论足,否则只会让他失去理想,失去对我们的信赖和尊重。其实,只要孩子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奋斗,照样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正如我们常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要把孩子的各种理想当回事

孩子在理想萌动的初期,总会三天两头地换“理想”,一会儿想当律师,一会儿想当科学家,一会儿又想当画家……面对如此善变的孩子,我们不要不理不睬,更不要指责他,否则很可能会挫伤他树立理想的积极性。

因此,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畅谈自己的理想时,我们要当回事,要认真对待他说出的每一个理想。当然,我们要通过观察了解他真正的理想所在和适合做的事情,然后根据家庭条件在行动上给予初步的支持和引导,让孩子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走极端,比如不要一听孩子喜欢弹钢琴,就立刻给他买一架钢琴。如果他很快失去兴趣,我们就会埋怨他没长性,并“以此为戒”再也不相信他的话,更不支持他的理想了。其实,是我们太盲目了。我们可以先给他报个钢琴班,让他去尝试和体验,如果他的热情能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再买钢琴也不迟。

所以,面对孩子的各种理想,我们要理智对待,要给他机会去尝试,这样孩子才能在不断探索中明确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

鼓励孩子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都会对此抱有美好的憧憬。但是,只憧憬是无法实现的,唯有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对此,我们要明确告诉孩子:“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否则理想永远都是空想。”

同时,我们还要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比如,孩子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那我们就可以这样说:“这个理想很好,我支持你。不过,想要当一名出色的律师,就必须要学习很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储备了足够的知识量,才有能力为委托人争取权益。”相信孩子会为之努力。

另外,孩子刚刚萌发的理想就犹如一棵幼苗,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和培育,而不是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去逼迫他。否则的话,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可能会知难而退、轻易放弃。所以,我们既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又不能给他太多压力和要求,而是让他在自由的天空绘画出自己的理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