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59

第59章 在自然和游戏中也能学习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知让多少父母绷紧了神经。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早教,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教他识字、学算术、背唐诗、学英语。这些父母如此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确是件好事。

但是,由于很多父母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接触自然和通过游戏学习等天然、有效的教育渠道,结果使孩子变成了撑得饱饱的“呆鸭子”,孩子从中不但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他从此就“伤在起跑线上”了。

事实上,接触自然和游戏是上天赠予孩子的特殊礼物,也是孩子了解世界、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媒介。通过接触自然和做游戏这种方式,孩子不仅可以获得快乐,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很多知识和本领。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打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玩对小孩子和对小动物同样重要。所有小动物都没有上过学,它们的本领和技能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是从玩中学来的。玩能锻炼它们很多本领和技能,而正是这些本领和技能关系到它们日后的生存。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玩得不亦乐乎。可是有一天,当它遇到围捕时,它必须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上,跳过去就是生,跳不过去就是死。那你说这玩中学到的本领和技能重不重要?玩是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呢?

的确,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并不仅仅是安静地坐在书桌前、拿着书本才叫学习,在玩的过程中一样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而接触大自然和游戏就是最好的两个途径。因此,我们要摆脱“只学不玩”的错误观念,给孩子创造既能玩又能学习的环境,让他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经常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快乐园地,也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高楼里,生活在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所制造的空间里,越来越远离蓝天、花草、小动作等大自然因素,自然也就失去了在天然课堂中学习知识的机会。

对此,我们一定要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多让他亲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小石头、小树叶、小花小草、小动物都会成为孩子的“玩伴”,而自然资源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声、色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可以说,孩子不仅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还可以学到无穷无尽的知识。

有这样一家人。每到周末,父母都会带着女儿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有时候,他们还会有意识地引导她运用各种器官认识自然界。比如,会让她踮起脚尖摸一摸小树的叶子,观察叶子的形状;蹲下来观察一下小动物,尤其是蚂蚁是如何搬运食物的;闻一闻不同的花香,观察花瓣的颜色、形状;听一听流水的声音;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还会传授给她一些有关的知识。

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父母不仅引导女儿运用各种器官认识自然界,还给她讲解了相关的知识。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会获得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潜意识中看到的事物可以对大脑产生长久的影响。当孩子处在大自然的丰富环境中时,各种有用的知识就会不断地输入大脑之中,大脑就会在下意识中把这些知识结合并存储起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而且很有效果。

切记,我们不要刻意给孩子传递各种知识,而是让他尽情地玩,引导他在玩中学,从而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引领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游戏在孩子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的确,游戏是孩子认识生活、认识人际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

有时候,孩子看似只是在摆动玩具,其实小脑袋在不停地转动,他会想,小陀螺为什么会转个不停?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呢?玩具狗为什么会叫、会走呢?积木为什么能垒得很高呢?这些问题都可以提升孩子的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要尽量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良好环境,与他开展有益的游戏,这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开发他的智力,发掘他的潜能,而且能让他保持对学习的持久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