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56

第56章 不要把分数当成孩子的“命”

如今,在这个崇尚高分数、高学历的时代,很多父母只看重、也只关注孩子的分数,甚至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于是,孩子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结果呢?有的孩子因追求高分而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有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做;有的孩子因成绩好而变得自傲自大,经受不住一点儿挫折、打击;有的孩子因成绩差而变得自卑、消极,甚至一蹶不振……总之,这些孩子因为纠结于分数,而变得不快乐。

教育家卢勤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考上北京某高校的女孩向卢勤诉说了心中的苦闷。

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班级排名第六,但是她却非常自卑。原来,她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只要她的成绩下降了,爸爸就会让她脱掉裤子,用皮带抽打她,甚至会打到流血,而且还不允许她哭。最恐怖的一次,妈妈变成了帮凶,捂着她的嘴巴,让爸爸打她。所以,她的心中充满了恨意。

这些事情在女孩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导致她内心一片灰暗,心中没有阳光和温暖,所以很难体会他人的感觉,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由于她考上了一所高校,妈妈感到很骄傲,而她却告诉父母自己很压抑。妈妈让她忘掉过去的事情。但是,她却觉得,过去的经历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于是,内心脆弱的她经常用小刀割自己的手腕。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都会感到痛心。但这也折射出了一种现象:一些父母对孩子分数的关注已经超过了孩子本身。只不过,大部分父母没有像这个女孩的父母那么残忍罢了。

事实上,有所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考高分的人。华罗庚读初中时,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会考不及格,但是他却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爱迪生小时候曾被当成是低能儿,被老师称为“笨蛋”,但是他却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因此,我们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更不要把分数当成孩子的“命”。

别将孩子的分数与我们的面子挂钩

自从有了孩子,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的焦点更多地落在了孩子身上,如孩子上了哪所学校、成绩如何等。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父母就会觉得很有面子,甚至把孩子的成绩当成向朋友炫耀的资本;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就会觉得没面子,回到家后就会对孩子进行一番说教。

虽然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绩优秀、分数高,但是不可能所有孩子都得第一名,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时候,我们最需要做的不是顾虑自己的面子,而是及时安慰、激励孩子,为他鼓劲、加油。

因此,我们不要将孩子的分数与我们的面子直接挂钩,而是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纠正自己的虚荣心。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他会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中变得更优秀。

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对孩子说:

“如果这次考试你能考进全班前5名,你想要什么,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考了这么一点分,你怎么就怎么笨呢?你看看人家的成绩,我都替你感到丢人。”

结果,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会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他也许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却违背了学习的初衷,还会因此变得傲慢、蛮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因常常受到批评、责骂而陷入自卑的情绪之中,那么取得好成绩就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分数,既不要因他的分数高而到处炫耀,而是让他看到分数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并鼓励他再接再厉,也不要因他的分数低而大肆批评、挖苦,而是帮助他分析分数低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为接下来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作计划,以争取获得进步。

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如果我们只注重孩子的分数,却忽略了培养他的综合素质,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甚至高分高能却没有德行的人。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对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感恩心、同情心、包容心等,为他拥有良好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他的做事能力;让他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教他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督促他进行体育锻炼,让他拥有强健的体魄。总之,对于孩子而言,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学知识、长本领是同等重要的,那我们就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