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53

第53章 帮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面,有的孩子学得很轻松,有的孩子却学得很吃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其实,这与孩子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关系。

乐乐上四年级,在学习方面很用心、认真,如果平时没事,他也不出去玩。他非常听老师的话,总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不偷懒、应付。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却并不理想。

后来,父母发现,乐乐上课虽然认真听讲,但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从没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他从不及时复习功课,也不会主动预习功课。于是,父母针对乐乐的这种现状,给予了他引导和帮助。

如果孩子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学习质量和效果不佳,接着他就会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困惑、抵触心理。

对此,我们要先了解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并对症下药,帮助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加他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有效,进而使他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教孩子掌握学习“三部曲”——预习、听课、复习

对于孩子的学习而言,预习、听讲、复习是必要的三个环节,几乎代表了整个学习的过程。无论缺少了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不会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教孩子掌握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方法。

第一,预习。

预习是课前的自学。通过预习,孩子就会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找到知识的侧重点,进而提高听课效率。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个有效的预习方法,即一了解、二思考、三动笔。首先,大概了解一下预习的内容;其次,对于一些不太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作初步思考,并整理一下知识脉络,从中找出重点、难点;最后,把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记录下重点、难点。

第二,听课。

听课是获取各科知识的中心环节,对孩子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比如,作好课前准备,及时上卫生间,课前不做剧烈运动,把上课用的书本、文具放在书桌的一侧,回忆老师在上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遵守课堂纪律,不开小差,不随便和同桌说话,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善于抓住听课的重点内容,认真听老师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以及老师讲解的新知识,认真看老师的板书;充分调动多种器官,用心记、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读、用手写;做好课堂笔记,采用笔记本结合课本的方式,记录下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补充的内容和自己的疑问,但千万别因忙于记笔记而忽略老师讲课的内容。

第三,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是孩子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巩固强化的过程。按照正确的学习次序,孩子应该先复习后写作业。我们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像过电影一样,把今天所学的内容在脑海中过一遍;引导他理解、背诵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争取把教科书弄懂、吃透;引导他整理课堂笔记,把没时间记录的内容补充完整,把记得不清楚、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

如果孩子能够掌握预习、听课、复习的学习方法,并肯在这些方面下工夫,那么他的学习会变得轻松很多,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各科学习的次第

对于安排各科学习次第的问题,很多孩子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哪科成绩不好,就狠补哪科。有的父母可能会感到不解,孩子懂得重点弥补自己的弱势科目,这是孩子上进的表现,怎么反倒是错误呢?试想,当我们花大部分时间去做一件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有何感受?可能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觉得度日如年。

其实,只要孩子在安排各科学习次第的过程中,讲究科学的方法,既不会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又可以提高弱势科目的成绩,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我们不妨帮助孩子做这样的一个安排:首先学一会儿感兴趣的科目,把学习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学习弱势科目,最后再学习感兴趣的科目。也就是说,孩子可以把弱势科目夹在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中间。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一上来就恶补弱势科目要强得多。

提醒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一种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学会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孩子要充分了解自己学习的特点,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孩子也可以多和同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从中吸纳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一定不要刻意照搬,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