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52

第52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是什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就好比往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其利息就会使他终生受益;如果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就好比欠了一笔高利贷,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还得清,从而使他终生受害。

国内外教育专家曾做过多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只有20%的原因与智力因素有关,剩余80%的原因则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而非智力因素包括习惯、兴趣、性格、信心、意志等因素,其中,习惯因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天宇9岁了,是一个活泼的男孩子。老师很喜欢他,因为他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活跃,总是积极回答问题。但是,他的成绩并不好。

原来,他是个电视迷,每天回到家总是先看电视,然后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再写作业,有时候还会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如果父母强行把电视关掉,他就会大吵大闹,甚至赌气不理父母。对此,父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天宇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但养成的却是坏习惯,即回家先看电视、不认真写作业。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不过,他们也有共性内容,如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课堂笔记、积极回答问题、有疑必问、有错必改、动手实践、细致观察、认真完成作业、善于查阅工具书等习惯。

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学习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提高,而学习所带给他的成就感反过来还会激励他继续努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孩子就会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升。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住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的父母认为学习习惯只是一个小问题,不用急于培养,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如果我们没有在此期间培养他的好习惯,那么将来花费再多精力和时间,恐怕也很难做到,正如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中所表明的一样。

因此,我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说,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时,我们就应该着手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有错必改、动手实践等习惯。不过,有些习惯则需要等到他上了小学三四年级再开始培养,如认真做课堂笔记、课前预习、上网查找资料等。总之,我们要针对孩子的年龄、能力等特点,抓住培养他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用耐心和信心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贵在坚持。美国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巩固一个习惯则需要90天。当然,这个时间的长短,可能会因孩子的年龄、个性、环境等不同因素而有所差异。

但是,不管怎样,在孩子养成并巩固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我们都要保持足够的耐心、信心,不要心急,不要在引导他的时候带有催促或命令的语气,更不要因他一时出错而大发雷霆,而是通过鼓励、支持促使他不断取得进步。

用“减法”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坏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难免会养成一些坏习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写作业拖拖拉拉,一边玩一边写;等等。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减法”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他的坏习惯。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拿课本,一会儿要上卫生间,一个小时之内要起身四五次。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我们要求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都不起身,恐怕很难做到,那我们不妨先鼓励他减少一次起身的次数,如此一来,孩子就能轻松做到了。然后,我们再一步步提高标准,直到他能集中精力认真把作业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