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38

第38章 一诺千金,说话要算数

孟子曾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可见,诚信关乎着一个人的未来。《弟子规》中也提到“凡出言,信为先”,就是告诉我们,凡是开口说话,就要讲信用,自己说出来的话要放在心上,答应他人的事也一定要办到。尤其是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如果我们轻易地答应孩子的要求,事后又做不到,甚至忘得一干二净,就会失去孩子对我们的信任,同时还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良的示范。因此,我们在对孩子作出承诺的时候,一定要谨言慎行、量力而为。

菲菲想出去找小伙伴玩耍,妈妈说:“把作业做完,你就可以出去玩了。”菲菲听了妈妈的话,开始认真做起了作业。好不容易把作业写完,菲菲刚要站起来,妈妈又说:“等等,你还没复习呢!复习完再出去玩。”

这下菲菲生气了:妈妈不是答应过她作业写完就可以出去玩了吗?我都认真写完作业了,怎么又给我派新任务了啊?于是她冲着妈妈嚷道:“不行!我现在就要出去玩,你都答应了我的,怎么这会儿又变卦了?”

“我什么时候答应你了?快去复习去!”

“妈妈,你不守信用!我下次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菲菲气冲冲地跑回了房间。

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不仅是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说话要算数,可我们自己是否恪守了这个要求呢?是不是像菲菲妈妈这样,对孩子的请求随便答应?或者干脆搪塞过去?

这种具有欺骗性的承诺,会让孩子不再信任我们,甚至他以后也做不到诚信待人。孩子会觉得自己答应我们的要求,认真做好也没用,反正我们不会兑现承诺。长此以往,孩子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说到却做不到,养成说谎或言而无信的坏习惯。

因此,我们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对孩子履行承诺,也一定要道歉并说明原因,同时还要找机会弥补这次缺憾。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敬重。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诚信的好榜样。

不要随口答应孩子的请求

我们常常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所以为了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就随口答应孩子的请求,甚至有时候根本没听清楚孩子的请求,就一口答应,事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我们没把自己说过的话放在心上,但孩子却不会忘记。

孩子经过一番努力达到了我们所订的目标,而我们却没有实现当初的承诺,这样的做法又怎能不引发他对我们的“信任危机”呢?甚至还会让孩子为了报复我们的“不守信”行为而不再好好学习。

因此,对待孩子的要求,我们应该先考量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兑现的可能性。如果是超过了我们能力范围,没办法兑现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轻易答应孩子,如果答应了,就一定要兑现。比如,我们答应了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就一定要去,别把孩子不当回事。

不要随便哄骗和吓唬孩子

还有,我们也不要随便哄骗和吓唬孩子。平时为了制止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我们总是会使用一些哄骗、吓唬的语言。比如,“你要是听话,我就给你买遥控汽车。”“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丢到深山里自生自灭。”……我们真的打算给孩子买遥控汽车吗?只是哄哄他而已。我们更不会把孩子丢进深山,那不过是恐吓的手段。

不要小看这些小细节,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就会丧失我们在孩子心中的诚信。但是如果我们平时能多注意,不轻易说出这些哄骗、恐吓的话语,就能在无形中帮孩子建立诚信的意识。

如果无法兑现承诺,要向孩子道歉

因为我们的承诺,孩子克制了自己想出去玩的心思,费了一番努力,终于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如果这时我们无法兑现承诺,对孩子是个很大的伤害,他付出的努力越多,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因此,我们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去兑现对他的承诺,尽量不要拖延。

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实在是无法兑现,那么一定要向孩子道歉,并耐心给他讲明原因,获取孩子的谅解。而且,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这样才不会让孩子觉得失落,他在以后才会信任我们。

适当增加精神许诺的比例

我们对孩子的许诺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但是要注意物质许诺要尽量少用,因为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的不良习性。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增加精神许诺的比例。比如,我们可以多许诺给孩子买书,带孩子看画展,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等。这样的许诺既可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又能调动他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提升他的内涵,这样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我们为什么不积极去用呢?

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植入诚信意识

我们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身教,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去潜移默化孩子。所以我们平时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及时兑现;做不到的事情绝不应承;与别人约会一定要守时,不要迟到……

此外,我们还要做到表里如一,不能做一个虚伪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人品得以提升,人生更轻松,也能让孩子学到我们好的为人处世态度,进而拥有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