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20

第20章 不要扮演孩子的“监工”

一名4年级小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妈妈就是一个监工!

从我刚上一年级时候起,她每天晚上都要看着我写作业,现在我都四年级了,她还那样。

今天放学回家,我其实是想先看会儿动画片再写作业的,可妈妈却因此训起我来。于是我不得不进屋去写作业。

结果,妈妈又跟着我进了屋,坐在旁边看着。我刚写错了一个字,她就立刻给我指出来,还唠叨了半天。我快要烦死了!

其实,我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应该先写作业呢?妈妈总是监督着我,让我觉得好累。前一阵子我就有些发懒了,反正有妈妈监督,我一般都是等着她喊我才去写作业的。

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过在我们家,妈妈永远都比我“主动”得多,我看我就不需要主动了。

什么是监工?就是负责使工人如期完成工作的监督者。仅从定义来看,监工监督的是某一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可孩子的成长并不完成等同于完成工作,这之中,家长的适当关注、关心、监督、监护却是必要的,但如果把这些变成了“监管”,孩子没有任何自由,则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在孩子看来,我们对他的监督会显得如此“讨厌”,甚至让他变得懈怠,他的快乐也因此被压抑住了。

但有的父母说:“孩子都贪玩,你如果不管他,他绝对不会自己主动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不监督他能行吗?”

说出这话的父母,就是对孩子缺少最起码的信任。就像这篇日记中所写的,孩子怎么就不会自己主动学习呢?我们又怎么知道他自己做不好该做的事情呢?我们每日都如监视器一样看着他,他才会感到紧张。而也正是由于有了我们的监督,他也才逐渐变懒,凡事都等催促之后才做。这样生活下去,孩子是感觉不到快乐的,我们也一样会觉得劳累不堪。

显然,“监工”不该是父母扮演的角色,所以,我们应该丢掉这个角色,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给予孩子恰当的监督

孩子终究是孩子,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学习,他自身也有待成长。所以,我们要给予他适当的监督,比如,对于零花钱的花销控制,对于不良信息的防范,等等。

但这种监督也不是那种严厉的监管,而是要提前给孩子讲明道理,告诉他控制零花钱是为了培养他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让他接触不良信息则是保证他有纯洁干净的内心。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给予恰当的监督,才不会给孩子留下隐患。

学着做孩子的“参谋”

一位爸爸说:“我在家是女儿的‘参谋’,她能自己做的事情,我从来不插手,也不总去询问;她遇到了问题,只有问到我时,我才会给出建议,如果她有自己要解决的意向,我向来都放心让她自己做。我陪不了她一辈子,所以我得培养她具备照顾好自己一辈子的能力,而且还要相信她能做到。现在的放手,就是未来的放心啊!”

有多少父母能有这样的“觉悟”呢?现在放手,不过多监管,孩子的各项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这才是有智慧的教育方法。所以,我们也要学着做孩子的参谋,在他有需要的时候,再给出他建议和意见,在他向我们求助时,再伸出援手。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自我挑战”空间,以此来提高他处理事情的能力。

尽量过好自己的生活

想象一下,每天我们要为自己的工作而忙碌,要想着家里的柴米油盐、水电煤气等事情,还要做饭、洗衣、购物、添置日用品,要照顾好自己和全家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事情已经将我们的时间都占满了。如果我们还要挤出时间去监督孩子的言行,难道不觉得劳累无比吗?

所以,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做好他的参谋后,我们也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适时地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做做运动,多看看书,多和自己的朋友交流,给自己放个小假出去走一走。

当我们的生活轻松了,心情放松了,就不会总把眼光盯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因此感到身心放松,再加上我们适时的指导,他的生活也会步入正轨,这才是最合理的生活方式。

引导孩子学会进行自我监督

与其我们在孩子身后“抽一鞭子”他才前进一步,倒不如教会孩子自己监督自己。自我监督中的孩子会进行自我约束,这时我们也能少操许多心。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做好个人卫生,建立诚信道德,用合理的方法去学习,等等。我们可以在培养他习惯的最初,多督促他几次,每次都可以提醒他应该注意的细节,一旦他的生活初露良好状态,我们就不要再“多嘴”了,习惯就会促使孩子自己督促自己完成他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