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21

第21章 把家事大胆地托付给孩子

一位父亲和朋友闲聊时提起了自己的儿子,朋友说:“你家孩子11岁了吧?还那么调皮吗?我记着你因为他在家什么都不干还打过他。”

父亲摇了摇头,眼睛盯着远处若有所思地说:“现在,他不一样了。”

朋友很好奇,这位父亲慢慢地说道:“前段时间我出差两个月,临走前,我一时兴起对儿子说:"我把你妈交给你了,我希望你能帮她多做些事,她身体不太好,请不要让她太操劳。所以,你得记着经常看看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需要添置了,出门前你要检查门窗煤气,一切都拜托你了!"当时儿子有些吃惊,不过他却答应得很爽快。两个月后,我回到家,看到的是儿子正拿着扫把和拖布在搞卫生,而妻子则激动地对我说:"儿子长大了,什么都抢着干,跟以前完全不同了,每天都帮我做好多事。"原来,儿子也是个值得托付的人,看来以前是我太不信任他,总挑他的刺儿。现在,我很少再说他了,尤其是家里的事,只要我托付给他的,他都能完成得很好。”

被人依靠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当有重任在肩时,即便是小学生,也会有一种责任感。我们的信任与依赖,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价值,也会带给他自信。

可是现在有的父母却并不这么想,孩子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一个附属物。在这样的父母看来,孩子只要吃好、喝好、玩好、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能交给他,否则他会搅得一团乱。

如果我们将孩子看成是附属物或累赘,那么他会心安理得地什么都不管,然后任由我们操心,他倒乐得逍遥。这样的生活表面看是快乐的,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势必会因为孩子对家庭的不管不顾而有怨气,怨气一生,自然也会对孩子多有不满,受到无端指责的孩子又会因此而感到难过、郁闷甚至气愤,快乐的生活很快也就终止了。

所以,我们理应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臂膀”,相信他可以和我们一起将家庭生活搞得更好。先不说其他的事情,单就家事来说,我们就完全可以将其大胆托付给孩子,给他一个可以承担责任的机会,他就会有被重视的感觉,我们的信任也会换来他的自信。而且,“习劳知感恩”,他也会体谅到我们的辛苦,从而更加珍惜生活,对我们也会更加心存感恩之心。

教孩子学会做基本的家事

将家事托付给孩子的前提是,他要具备解决某些家事的能力。所以,平时我们在做家事时,可以叫上孩子,让他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或者邀请他参与进来,和我们一起做。

比如,做饭时让他打打下手,偶尔也把锅铲给他,满足他对做饭的好奇心;修理器具时,把工具箱给他,一边让他看着我们做,一边给他讲讲原理、操作方法,并让他随时给我们递过来应手的工具;要买生活用品了,把列清单和消费计划的任务交给他,指导他合理计划,并按照他的计划去完成这次购物;等等。

关于这些家事技巧,只要我们有意识教,孩子就会有意识学。因此,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传授生活经验的机会。我们要让孩子从这些基本家事中,逐渐掌握生活的技能,并逐渐具备担当更多家事的能力。

告诉孩子哪些事是他应该关心和参与的

家事包括很多内容,除了日常家务,还有一些重大事情的决议与处理,但对于能力尚不完善的孩子来说,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托付给他的。

所以,我们在向孩子托付家事时,也要选择合适的事情。比如,清扫、做饭、采购、照顾老人等事情,是孩子可以做到也能做好的,那我们就要适当放权给他,并要相信他能做好。

而对于其他一些诸如需要挪用大量金钱,或者需要全家人商讨决策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参与,但不要全权交由他处理。这就是说,我们既不要将所有事都一股脑地丢给孩子,也不要让他完全置身家事之外,而是要选择适当的家事让他体会参与家庭生活的快乐。

不要怀疑和否定孩子的能力

当我们决定将某些家事托付给孩子之后,就要相信他的能力。不要不放心地在他身边转悠,也不要总是想去指点他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去做自己的事情,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而且,即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我们也不要责备他,应该先夸奖他敢于担当的精神,然后再将正确的做法教给他,并鼓励他下次做得更好。最重要的是,下次我们依然还要给他机会,不要因为他一次没做好就彻底不再让他做任何家事,只有不断地锻炼,孩子才可能做得越来越好,真正成为优秀的担当者。那时,孩子也会因自己能为家庭分担而感到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