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样让孩子快乐成长
11020700000018

第18章 对孩子多引导,少控制

我们做父母的可以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眼中,孩子是什么呢?是编好程序的机器人?还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

很多父母一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甚至觉得这样问都是多此一举:“孩子当然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他怎么能和机器人相比呢?”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孩子是有自我意识的生命,可为什么现在很多父母都想掌控孩子的生活呢?想想看,我们会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关于他的学习、兴趣、交友、工作,甚至他以后的婚姻、家庭,我们都恨不得替他打理好。

有的父母将此称为“爱”,错了!我们对孩子太多的控制是对他最不信任的表现,如果我们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无法给予他,还能说爱他吗?这样的孩子,与那些编好程序的机器人无异,他的未来发展不但会被禁锢,他的人生也毫无快乐可言。

所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应该按照我们设定好的程序去成长,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慢慢长大。而我们应该多给予他正确的引导,而这些引导,就是他成长过程中的营养剂、助推剂。我们也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在正确的引导下,可以成长为我们期望的优秀人才。

别太过看重自己长辈的角色

“我是老子,你是儿子!你就得听我的!”

“为什么要听我的?因为我是你妈!”

这也许是我们经常听见或者常说的两句话,一般用在孩子“反抗”我们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长辈心理”在作怪。很多父母过分看重自己的长辈角色,认为自己就该说一不二,而且还坚信自己所说所做的没错。

但事实上,我们也不完美,而且时代也在进步,我们的某些思想和做法也许并不正确。所以,我们可以重视自己长辈的角色,因为这涉及到一个长辈尊严问题,孩子必须要尊敬我们。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能放下家长的尊严,不要用自己的身份去压迫孩子,而是要用自己的经验引导他,给他建议和意见,带他走进大千世界,放手让他自己去探索,这才是我们身为长辈应该做的事情。

克制自己的控制欲望

女儿一直留着长头发,经常梳两个小辫子,看上去很可爱。但自从她上了五年级,妈妈就非要让她剪掉头发,说是以后学习忙了,不能总把时间花费在打理头发上。女儿坚决不同意,妈妈不是劝说就是训斥。结果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剪头发这件小事,母女俩闹得很僵。

我们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来控制孩子,就像这位妈妈一样,出发点是好的,可控制的欲望太强烈,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所以,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想控制孩子一切的欲望,不要剥夺他成长的空间,也别让他失去自我,要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有想法。

如果出现了我们和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交流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和孩子互相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讲出自己的理由,以此来寻求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有时候,我们也要懂得退让,要信任孩子,也许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可能孩子自己完全能解决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少控制孩子一点,孩子不但能生活得快乐一些,他的各种能力也能够得以展现和发挥。

用我们正确的言行去引导孩子

其实,与其用语言来强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倒不如我们自己先做好榜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也是一种引导,如果我们做得好,那么孩子自然会跟着学。

所以,平时我们在家就要端正自己的言行,讲话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多说真善美的事情,做事也要认真尽责,与邻里朋友要和谐相处,多行善事,多加学习……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是有分辨能力的,要相信他会受到我们良好言行的影响,从而努力完善自己的言行。

多从正面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除了我们自身要做好之外,我们也要多从正面给予孩子引导。比如,引导孩子多读《弟子规》等传统启蒙经典,引导他多接触有德行的人,鼓励他不断积累知识、增强能力,建议他多培养一些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等等。

当然,虽然这些引导是正面的,我们也不要强迫孩子去接受。我们只要给他讲明白正确的做法是什么,道理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就可以了,也要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去体会、理解。这样,他就会产生想要自己努力学习与进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