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11013300000047

第47章 一、鼠与婚――两个必备的故事素

鼠婚是一种文化现象。鼠婚,顾名思义是鼠的结婚,或鼠嫁女、或鼠娶妇、或鼠招婿、或鼠会亲;鼠与嫁娶是鼠婚必备的、缺一不可的两个组成部分。婚姻嫁娶本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行为,民间把嫁娶之事加诸鼠辈身上,使鼠婚具有了非现实的、象征的、幻想的故事素。鼠结婚,本身就是一则故事。

我国的鼠婚俗信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并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的以鼠婚为题材的作品,成为中国鼠婚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类作品主要有下列几种:(1)民间故事、歌谣与民间游戏等;(2)文人创作的诗文小说图画戏曲等;(3)各类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剪纸长卷、窗花、连环画、剪贴连环画、装饰画、邮品、布玩具、织锦、刺绣、蜡染、扎染、泥模、泥塑、石刻、壁画、榫槽工艺,与近年出现的电视连续剧),等等。此外,还有第4种,鼠婚俗信,由于鼠婚俗信同样包含有鼠与婚嫁这两个故事素,因此上述四类作品都属于本章讨论鼠婚故事类型模式时考察的范围。

通常认为,故事主要以口头语言或文字为传承载体,以为只有口说的或笔写的才是故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鲁迅在《?一个人的受难?序》中所说的“用图画来叙事”、“用图画来替文字的故事”就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而且,用图画讲故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山海经图》便是大家熟悉的例子,以后又有“左图右史”、“上图下说”的传统。鼠婚艺术正是以形象、画面、造型讲述故事,鼠婚俗信是以行为叙说故事,形象和行为同样可以作为故事的传承载体。因此,我们把包含有鼠和婚嫁这两个核心故事素的叙事作品称为鼠婚故事,把以口头语言文字、以形象和行为为传承载体的作品,全都作为我们分析鼠婚故事类型的对象。

中国的鼠婚故事从内容来看,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型:民俗型和招婚型。现分别论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