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99

第99章 方法不让“错事”伤了孩子

一位哲人曾说过:“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对于疼爱孩子的家长,最难处理的事情就是孩子犯错。但没有哪个孩子是不犯错误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做家长的责任就是使孩子认识到错误尽快改正错误。

有个女孩,在学校里听了《好孩子》的故事后,决定回家后帮妈妈做些事情。做什么呢?她看到家里有点凌乱决定打扫一遍。由于是第一次做卫生,她把家里的抹布全部弄湿了,以至于,擦玻璃的时候不怎么好用。于是,她找出妈妈一件不穿的旧衣服,剪下来一块,就接着干上了!女孩想,妈妈平时一直埋怨自己懒,这回,她总会夸奖自己勤快了吧?

有个孩子,在开运动会的时候,忘记带吃的了。中午的时候,他实在太饿了,就趁自己的同学去厕所,偷吃了对方一根香肠。这件事情令这个孩子非常羞愧,辗转了好几天,他终于鼓足勇气把内心的秘密说给了爸爸。

有个孩子不小心把同学的钢笔弄坏了,他担心父母生气。就取出自己的零花钱,然后从妈妈的钱包里偷偷拿出10元,赔给对方一支新的。

以上情况,孩子犯错都是有相当重要的理由的,对于这样的错误,家长能否正确处理好关系孩子的成长。有的家长或许会处理得很好,而有的家长说不定劈头盖脸就会给孩子一顿训斥。以上错误,如果只是单纯的训斥,就会伤了孩子一颗纯真的心,拉远家长和孩子的距离,使得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另一方面,不考虑实际情况简单化的批评,也会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家长一定要视情况而采取稳妥的处理方式。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促使孩子把事情处理得更圆满。

1父母先冷静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切不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指挥孩子这样那样,把孩子当成橡皮泥捏来捏去。家长要明白,孩子就是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维,他们做的事情家长不用心了解就不会明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明白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头脑来观察、思考和吸收,才能成为知识和经验储存到大脑里。很多时候,孩子在错误中不断学习,他们会摸索,会迷惑,会浪费时间,甚至会养成坏习惯,但这就是孩子,家长是急不得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表现的时候,家长不妨对自己说:“孩子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促使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处理问题,才不会耽误了孩子成长。

2让孩子说出想法

了解孩子做错事的经过,一定要听听孩子怎么说。而且是以和颜悦色的态度,丝毫不给孩子压力的方式让孩子说出事情的经过。这样,就会减少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误判,使得孩子更加自由地探索世界。

3鼓励一下孩子

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是出于好心,错在考虑不周,家长就要区别对待了。比如孩子为了打扫卫生撕了妈妈的旧衣服这类情况,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的爱劳动行为,如果那件旧衣服真的有用的话,父母可以在肯定和赞扬了孩子的善意后,告诉他做事情之前要先想想,这么做是不是妥当。

4宽容、安慰孩子

宽容,是对错误带来的已经无法挽回的损失的认同,这种认同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教育的意义和力量。当孩子好心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不但要宽容孩子,还要给予安慰。

关门窗时,用力过重,打碎了玻璃;扫地搬桌椅,将墨水弄洒了;倒垃圾时垃圾袋破了撒到了地板上……这些时候,如果追究责任不仅会使孩子受委屈,还会使孩子变得胆小、谨慎,不敢大胆开展活动,压抑孩子做事的主动性。

家长只要提醒孩子开关门窗的时候,小心点;搬桌椅的时候,先把墨水瓶盖盖上,拿到平稳地方;倒垃圾时先检查一下袋子是否结实;……这样,孩子以后就知道怎么小心做事了。

5批评、惩罚孩子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要很武断地批评、惩罚孩子。很多错误不能上升到思想品德问题。比如有的孩子撒谎,可能是他们把想像的事情当成真的或者为了让父母听了高兴,不存在为了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家长只要纠正一下孩子的这一行为,没必要对孩子严厉惩罚。家长要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后,再施以适度的惩罚。如果批评不当,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