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11010800000098

第98章 方法不扼杀孩子的勇敢冒险精神

勇敢的孩子有出息,将来能干事。可是,当幼小的孩子发生冒险行为的时候,很多家长费尽心思围追堵截,以至于把孩子都管蔫了,长大了畏首畏尾,不能担当大事。

梁小琪3岁半的时候,偷偷攀到家里的大衣柜顶上,并学着电视上的镜头,伸开双臂,冲着床就蹦了下来,可惜姿势不到位,胳膊窝伤;事隔三个月,梁小琪再次从爸爸的送货车上跳下来,右眼划开一个大口子;4岁的时候,冒险升级,从幼儿园滑梯的顶端跳了下来,腿被摔折;和奶奶去挖野菜,钻进森林后,爬上一棵老槐树,被卡在了上面,费了好大劲才从上面下来,弄得满身都是一道道的血痕……

看着儿子遍体鳞伤,妈妈心疼到不行,不得不强行控制儿子不能脱离家人的视线。可是玩闹惯了的梁小琪可受不了不淘气的日子。

于是,只要有家人看着他,他就拼命用双手扭自己的脸,一边扭一边喘气、还不停地翻白眼,好像快断气了的样子。妈妈带梁小琪去医院,经过检查,什么病都没有。

那天,梁小琪想去外边玩,妈妈不让。梁小琪又故伎重演。妈妈盯着儿子看,发现他一会拧脸,一会拧大腿。而且,拧的时候,还会拿眼偷瞧妈妈的表情。

于是,妈妈利用星期天带儿子好好去游乐园玩耍了一趟,儿子玩游艇、玩过山车、玩魔洞、玩飞天,整整一天都在哈哈大笑。回来的路上,儿子有点困,倚在妈妈的怀里。妈妈问他:“儿子,你这几天没翻白眼呀?”

儿子咧开嘴,笑笑说:“那是吓唬你的,其实我没用力,装着很用力的样子,让你心疼!”

妈妈拍他屁股,说:“看你下次还敢不?”

儿子紧贴妈妈的脸说:“不了,不了!再也不吓唬妈妈了!不过,你要记得常常带我出来玩!”妈妈开心地答应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令家长揪心。特别是一些更加淘气的孩子,一天到晚上蹿下跳,搅得整个家里都不得安宁。面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做,才能不扼杀孩子勇敢冒险的精神,又能使得孩子安然无恙,不至于伤到胳膊伤到腿?

1分散孩子的精力

有些孩子精力旺盛,不跑跑跳跳、不鼓捣一些东西,他就不甘心。于是,家里碗砸烂了、床铺折腾得皱巴巴、桌子椅子缺胳膊断腿……对于这些总是没事找事干的孩子,家长可以把孩子的精力向他感兴趣的事情上引导。等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上倾注了精力,就会变得安分。

2破坏的秘密

孩子弄坏了家里的物品,家长要明白,孩子是因为对这个东西好奇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弄坏了不是孩子的初衷。所以,家长不要打骂孩子。

孩子的破坏是创造的开始,是通向成功的起点。富有创造力的孩子不容易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控制,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很可能与常人想法不同。正是因为他们敢于突破常人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才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幼年时候的破坏行为正是他创造未来的开始。

在自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富有创造性,家长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破坏”空间,不管孩子“损坏”了什么,家长都要寻找切人点,鼓励孩子。以使孩子能够细心观察生活、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探索未来。

3多提示

支持孩子玩玩闹闹,不等于不管不顾孩子的安全。当孩子在玩闹中受伤的时候,父母就要告诉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在这个痛苦的时候,孩子更能记得清楚。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反复讲,孩子就能记住。也可以指着孩子的伤处,问孩子,这是怎么弄得。孩子讲完后,家长再嘱咐一番。平时的日子里,家长多给孩子讲一些安全知识,让孩子注意。

4让孩子远离恐怖

影视剧中的勇敢人物,对孩子有正面引导的作用,但是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小孩子缺少辨别力,往往分不清现实生活和影视剧中的画面,看完影视剧,觉得很潇洒,就会模仿着做。一旦模仿的是危险镜头,孩子就会出事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所以,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看恐怖电影。另外,也要少讲恐怖故事。恐怖故事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扼杀孩子的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