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进入花甲之年后,神经系统和组织器官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工作环境和生活角色也会改变。这个时候的老年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目前,中老年心理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如果中老年人想要延年益寿,欢度晚年,保持身心愉快,讲究心理卫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于中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还是需要中老年人自己去面对,只有面对了,才有可能会解决。
焦虑了,怎么办
江大妈最近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经常觉得头痛、腰酸背疼、胃部胀满、心悸,为此,她去了医院几次,中药、西药也吃了很多,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后来,一起遛弯儿的老姐妹给她推荐了一种据说是专门为中老年女性研制的保健品,吃了几次,也没见有什么效果。没办法,她只好又去医院,这次为她看诊的是一位老医生,这位医生很细心,在看了她的病历,听了她的叙述之后,对她说,“您这症状,其实是焦虑症的一种,您可以去找心理医生看看。”
江大妈抱着很大的希望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江大妈:“您的这种情况属于焦虑反应,算不上是一种病,只能说是一种心理失衡。”医生看江大妈好像没有听太明白,于是又说:“具体的说,这是一种焦虑情绪的躯体化反应。可能是您最近压力太大了,无形中自己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所以才会有这种症状的发生。”
其实,像江大妈这样的中老年女性,尤其是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的,在她们心里有着很大的压力。虽然是从此不用工作了,但生活的很多事却给她们不小的压力。像江大妈这样的情况,可以试着采用以下的方法,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凡事要放得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走在路上,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罐子,可是他却头也不回地照旧前行。旁边有人问他:“您不知道罐子碎了吗?”那人说:“破都破了,看它还有什么用?”且不说,这个人的行为是对是错,这种放得下的胸襟是很值得称道。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斤斤计较,更不要怨天尤人,遇到事情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或许就能避免焦虑的发生了。
遇事要想得开。在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21世纪健康箴言”中有一条:最好的心情是宁静。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面对的会很多,下岗、失业、婚姻、考试、人际关系、职业的选择等,有很多事情会让他们心绪不宁,甚至是胡思乱想,他们也就更容易陷入焦虑。其实,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不管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只要能够想得开,就不会被焦虑或是忧郁所困扰。
及时调整心态。不只是中老年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走进一些心理误区,这其实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脱心理烦恼,就能走出心理困境。
健康心理要诀
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目前已有的成就上,自然会心情舒畅了;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把愤怒转移至另一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练就一种阿Q精神;偶然亦可屈服,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无须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在生活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您喜欢做的事,等到心境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找人倾诉烦恼;为别人做点事,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身心过度疲劳;每天进行定时想象,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想要心理不受伤,防御工作要做好
一个人心里好不好过,全凭她自己的感受和调解,丁大妈就是这样一个善于调解自己心情的人。
丁大妈,1个60大半70没到的老年女性,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开开心心的,有邻居甚至会问她,“您为什么总是那么开心?”丁大妈听了会哈哈一笑说:“因为我高兴,所以我开心啊。”这句话说得邻居是一头雾水。可能有的人会猜了,丁大妈那么开心一定是在生活中什么都很顺,没什么值得她不开心的。其实,丁大妈过得并不顺心,老伴早早就离开了她,剩下儿子跟她,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了,又长年在外,一年甚至回不了一次家。丁大妈的家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说话一个人听。
那么,丁大妈为什么还会那么开心呢?这是因为丁大妈懂得自己说服自己,知道怎样调解好自己的心态。
有一位哲人曾讲过:“生活像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一个人,如果能有好的心态,就算正处于瓢泼大雨的路上,也会觉得那是一场美景。同理,如果一个人心里总是不痛快,看什么都觉得心烦,就算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摆在他面前,他也无心去欣赏。
一个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迷失在生活中,学会调解自己的心理,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身心都健康的境界。下面介绍几种方法,或许可以帮助那些身陷心理漩涡中的人爬上岸来:
客观回避法
有时候,碰到难题不妨躲它一下,这样自己心里就会好受很多。比如老太婆又在那里唠叨了,说什么老李的头发多浓密,老赵的身材多魁梧,您怎么又是光头,又是啤酒肚。这时候,不要跟她对上,很多时候她只是随便唠叨几句,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如果这时对她的话很介意,让自己陷入自卑里,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溜之大吉,要知道,“耳不听,心就不会烦”。如果碰到躲不开的情况,不要荼毒自己的耳朵,装作没听见就行了。
自我安慰法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只狐狸,它看着高高挂在葡萄架上的葡萄,却够不到,这个时候,它坚持那些葡萄是酸的。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酸葡萄”现象。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也不妨用一用。比如自己的头发早早的白了,看着那些拥有黑发的同龄人,先不要急着羡慕,不妨这样想,他们想变成白发还得去理发店染呢,而我的可是自然的。这样一想,心理就会平静很多,当时的失落感也就慢慢消失了。
适当宣泄法
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吧!坚强的人总是会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很多人都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他们忘了要怎么去宣泄自己的不满和委屈。可是如果将所有的不良情绪都压在心底,这样于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善于缓解自己心理压力的人,总是能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哭泣、捶打枕头、跑到楼顶大喊,这些都是不错的宣泄方式。
过度怀旧容易伤身体
杨大妈又躲在屋里翻老照片了,一边翻还一边喃喃自语。杨大爷早逝,杨大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当女儿长大成人后,想给母亲找个老伴,可母亲却死活都不同意,天天拿着父亲的照片看。女儿看着母亲一天比一天消瘦,心里非常着急,可是她又不知道母亲到底怎么了,自己到底该拿母亲怎么办。
杨大妈这种情况是过度怀旧,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危害着老人的健康,应当尽快去看医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逐渐衰老,中老年人的思维能力下降,远期记忆能力却渐渐增强。所以对于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往事有着深刻的印象,因此经常会怀念过去,或者是“触景生情”,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如果在这方面受到抑制,就会表现为烦躁、易怒、焦虑、抑郁。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过度怀旧,会加速人体的衰老过程。那么,中老年人该怎样克服“怀旧心理”呢?
主要还是得培养健康的心理,中老年人一定要让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拥有开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情,能够积极对待新鲜事物。
中老年人可以尝试培养自己一些新的兴趣和爱好,或者将以前的兴趣、爱好全面发挥出来,这样就可以调节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了。中老年人可以试着练书法、养花、看书读报等,也可以多看一些电视,当然尽量多看喜剧之类的电视剧。
积极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体质。中老年朋友不要总是待在家里,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做一些适当的锻炼,比如散步、慢跑等。中老年人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一些家务,如洗衣服、打扫房间。
多和其他人交往,互相交流信息,这一点对中老年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中老年人缺乏交流,就会感到空虚、抑郁,还会促进脑细胞衰老。所以,中老年朋友一定要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让自己活得更有动力一些。
疾病最爱“敲”孤独老人的门
美国的30家医院曾联手做过一项调查,他们追踪调研1200名有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症的老人,了解生活条件对其健康是否有直接影响。结果发现,单独生活的人,第二次发病的机率是那些与同伴共同生活患者的2倍。在相同的半年时间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并单独生活的患者中,第二次发病的人达16%;而与同伴共同生活的患者,第二次发病者只占9%。
参与调查的专家们认为,人与人之间和谐地互相来往,其良性情绪与信号,肯定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益处。如心脏病人有人陪伴,可在心脏病猝发时获得他人的救助,使病人心理上有所寄托与慰藉。
结伴共同生活并非局限于配偶,只要不孤独、寂寞,对健康就会有裨益。有一些怪异又孤僻的老人,不愿与人交往和接触,不妨养个宠物,玩花鸟虫鱼,欣赏名人字画、雕塑。这不仅可调节生活情趣,还有稳定血压或使高血压降下来的作用。
那么,对于独居的老人,要怎么战胜孤独感呢?
先了解孤独的由来。一个人会感到孤独总是会有原因的,或许是因为老伴的离开,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工作,也或许是失去了一位挚友。总之,想办法了解自己为何而感到孤独,什么时候开始的。当这些问题得到答案之后,积极想办法把问题一一解决,孤独的源头没有,当然就不会那么孤独了。
避免接触易引起孤独感的东西。很多老人都没有机会经常和儿女子孙们欢聚一堂。因此,当他们看到电视上一个充满温暖、幸福的大家庭时,可能就会增加他的孤独感,这个时候,尽量不要看这类的节目,不妨出去转两圈,如果实在不行,干脆找几个朋友聊聊天,直到觉得不孤独时为止。
干一些有兴趣的事。老年人不要总是闷在家里,要走出家门,不然,总会想一些令人消极的问题,这样会增加孤独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绘画书法、赋诗作词、养鸟种花、钓鱼下棋、弹拉吹唱等。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外出旅游,或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把自己的情感尽量寄托在有意义的活动上,就不会感到精神空虚和人生乏味,也就不会有孤独感了。
学会自得其乐。自得其乐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情趣、一种学识智慧,它将永远属于那些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心胸开阔、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熟练掌握多种技艺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