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饮食营养全书
10985600000012

第12章 三 消化不良——吃什么

消化不良,是宝宝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胃肠道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蠕动功能失常,而发生的消化功能紊乱或障碍。引起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大多是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以致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失常。所以对宝宝不能采取“填鸭”式的喂哺方法,“宁可稍带几分饥,也不宜过分饱”,才可以保证脾胃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时间。

1.是什么让宝宝消化不良

不少妈妈在喂养宝宝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件头痛的事:孩子老是消化不良,这是什么原因?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给宝宝吃的食物不易消化

由于宝宝的消化能力差,一些大人看来很平常的食物对宝宝却不适合,如黄瓜、洋葱、白菜等。因此父母要针对宝宝的月龄特点,给他吃一些能消化吸收并愿意接受的食品。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等)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8~12个月的宝宝所添加的辅食,一定要烂、细、软,以保证易消化。

给宝宝吃太多新的食物

比如有的妈妈给宝宝吃一种食物,宝宝可能觉得味道很好,很爱吃,于是妈妈就一下子就给宝宝喂了好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宝宝尝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一次的量不能给太多,要逐渐增加,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

宝宝的食物搭配不合理

有些妈妈对食物不是太了解,因此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考虑不周,造成食物的搭配不合理,从而使宝宝消化不良。宝宝的生长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营养,其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纤维素等营养素。粮食是最基础的,而肉、鱼、奶、蛋、蔬菜、水果等也是身体所必需的。因此,父母需要合理搭配给宝宝的食物,做到多样化,避免食物过于单调。

2.消化不良,预防很重要

宝宝患上消化不良,妈妈有很大的责任,因此,在给宝宝喂哺时,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喂养要定时、定量

让宝宝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应鼓励其养成自动取食的习惯。

给宝宝喂养要避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

荤素配合要适当,克服以零食为主的坏习惯,避免茶、咖啡、酒类及香料、辣椒、芥末等强烈刺激性食物。

注意腹部保暖

不要使宝宝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宝宝呼吸道感染。

注意食物清洁新鲜

给宝宝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等难消化食物。

注意保持好宝宝的食欲

因为只有在有食欲的情况下,进食才最为有益。要保持宝宝好的食欲,必须注意进食环境不能过于嘈杂,更不能让宝宝边玩边进食;注意不要强迫进食或对宝宝饮食限制过严;不要在饭前给宝宝吃太甜的食物:避免进食时宝宝过于疲惫或精神紧张;食物的色、香、味要有一定吸引力。

如果母亲能够注意以上几点,宝宝消化不良的发生将会明显减少。

3.宝宝消化不良的饮食调理

宝宝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除了使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外,饮食的调理也很关键。

如果发现宝宝大便泡沫多,呈蛋花样,酸性气味重,这多因哺乳量多,奶中含糖量偏高所致。这种情况不必停奶,可缩短哺乳时间或延长哺乳时间的间隔,并在间隔时间内喂适量的温开水。奶中要少放糖,宝宝可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大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含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含糖量过高所致。这时对宝宝要控制饮食量或降低食物中含糖量,给宝宝喂些米汤、藕粉糊等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宝宝大便量多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奶瓣和脂滴,臭气大,说明宝宝脂肪消化不良。母乳喂养的,母亲要少吃脂肪高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可用水和米汤稀释牛奶或采用低脂奶。

如果宝宝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且伴有刺鼻的臭鸡蛋气味,表示对蛋白类食物消化吸收有障碍,因此对宝宝应减少辅食中蛋白类食量。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在哺乳前多喝些水,以降低奶中蛋白浓度。采用牛奶的,喂时可在奶中加适量的水和米汤,浓度按月龄调配。

另外,有些食物对宝宝消化不良也有一些帮助。下面就向年轻的父母推荐一些有利于宝宝消化的食物。

焦米汤:米粉炒黄,加水熬糊状,加适量糖即成。因焦米汤中的淀粉已成糊精,更易消化。且炒过的米粉一部分已炭化,具有吸附作用。因此,宝宝腹泻严重者可用焦米汤。

胡萝卜:胡萝卜洗净剁碎,加水少许煮烂,滤出菜汁加水到1000毫升,加糖30~50克,煮沸即成。它富有碱质,含果胶,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细菌、毒素的作用。

苹果泥:苹果洗净切成两半,用勺刮成泥。苹果泥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因含碱质与果胶,有吸附作用,且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

酸牛奶:牛、羊奶1000毫升煮开晾凉,徐徐滴入乳酸5毫升或橘汁6毫升,即成酸牛奶。边滴边快速搅和,吃时可再加温。这种乳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无机盐,而含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少,用来喂消化不良的宝宝比较适宜。不过,由于酸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宝宝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只能给宝宝作为短期治疗之用,不可长期服用。

爱心贴示

妈妈们可以学习几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的按捏疗法,方法简单,在家操作方便,效果也很好。

(1)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妈妈以两手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2)运大肠:大肠穴在食指端贴近拇指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以用食指在这里做直线推动按摩,方向由食指到虎口。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妈妈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2次。

(4)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1/2处,即是中脘穴位。妈妈可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2次。

4.最佳营养方案

宝宝消化不良,妈妈可为宝宝准备以下几种饮食,对于宝宝健康的恢复很有帮助哦。

粟米山药粥

原料:粟米50克,淮山药2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粟米淘洗干净;淮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下入粟米、山药块,用文火煮至粥烂熟,放入白糖调味,煮沸即成。

特点:补脾益气,安神滋阴。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宝宝消化不良。

萝卜籽粥

原料:萝卜籽10~15克,大米30~50克。

做法:先把萝卜籽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把大米淘洗后,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煮成时,每次调入炒萝卜籽末5~7克,稍煮即可。

特点:最好是在粥温热的时候让宝宝吃,每日2次,连用2天。本粥具有行气、消积的作用。适用于宝宝伤食、腹胀,也可用于宝宝急慢性气管炎、咳嗽多痰。

白萝卜粥

原料: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特点:开胸顺气,健胃。对宝宝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5.健康忠告

宝宝得了消化不良,要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宝宝的情绪调理。不要随便责骂他,特别是在进食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要解除宝宝的紧张情绪。遵循中医“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应用宝宝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先不要考虑营养价值如何,等到宝宝食欲增进后,再按需要补。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高级营养品”或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