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使命,主要是指使者所奉之命,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做好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也是人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职业也就是人所奉的使命,是人们应当做好的份内工作。所谓的使命感,是一种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实现自我理想和信仰的心理状态,是决定人们行为取向和行动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富有使命感的员工会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工作,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会主动、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富有敬业精神的人完成工作是在秘而不宣、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些不让自己的行为和工作成果在他人面前犹如广告一般宣传的人,才是真正将工作当做人生使命的员工,他们一味地追求内心完成使命的欣慰和满足感,而不是仅仅把工作看做一种谋生的手段,或是迫于生计的需要,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敬业精神,才是我们所应当信奉的职业精神。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许多在职场上碌碌无为的人,恰恰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谋求生计的手段,他们参加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谋求生计,他们有意无意地会把敬业看做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认为这是老板为了剥削员工而推行的一种策略。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转变这一观念,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和职业使命的话,必将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一个人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过程中,必定能找寻到其中的乐趣,久而久之,在敬业精神的熏陶之下,必将茁壮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员工。
在这里,我们所提倡的敬业精神,就是要求员工敬重自己的工作,其具体表现为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揉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敬业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最基本的为人之道,同时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获胜的公司都会想方设法让每个员工树立敬业精神。没有兢兢业业的员工,就无法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
不过,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总能遇到一些投机取巧、逃避责任之人,他们不仅缺乏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且缺乏对敬业精神最基本的理解。敬业不仅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而且最终受益的必将是员工自己。
发生于1852年的“二·二七”事件,讲的是航行在非洲海岸的“伯克哈德”号船只的失事事情,谱写了一曲19世纪英勇战士们壮丽的人生死亡之歌。当船只在大海的波涛翻卷之下,缓缓地沉入大海时,最高主管威灵顿先生正在英国的皇家学会参加一个宴会。当船只失事的消息传入英国时,一位英国著名的记者注意到,“我注意到在先生对他死去的士兵们的颂词中,根本就没有提及勇敢一词,而总是谈到他们的使命和服从,谈到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坚守岗位的意志。他多次重复了这个意思。其实,我们一猜想就能明白,在他的眼里和心里,勇气早已被视为一个理所当然的东西了,比它更珍贵的只有他们所应当具有的敬业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人这样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人格。或许一个勤奋、敬业的人,并不一定能博得老板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而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即便利用某种卑鄙手段博得了老板的一时信任,也会被他人所轻视的,无形之中将会阻碍自己的成功,结果只会自毁前程、得不偿失。也许不劳而获非常具有诱惑力,但不劳而获者很快就会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他们将会为此而失去自身的名誉。因此,诚实及敬业的品德可以说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某大学在组织一次成功学讲座时,一位学生向成功学专家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大学教育对年轻人的将来是必要的吗?”这位成功学专家的回答确实不得不发人深省:“仅仅对经商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商业更需要的是敬业精神。事实上,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意味着在他们应当培养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时,被父母送进了校园。进了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当他走出校园时,年轻人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机会从身边溜走,真是很可惜啊。”
M在大学的时候,整天拖拖拉拉,毫无职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没有利用大学这段美好的时光去培养自己的长处,去努力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大学毕业之后为了谋求生计,做了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但工作两年之后,他发现自己总是心不在焉地对待这项工作,而且始终视其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仅仅为了每个月那点儿微薄的薪水。在安静的时候,他不停地反思,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工作。他早年的梦想和心愿是做一名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广大居民排忧解难。因此,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银行的工作,选择投身于社区服务事业。但是尽管这样,他后来还是干得并不非常出色,最终没有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成了社会上碌碌无为的庸才。尽管在职业生涯中,他也希望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一番伟绩,但是,由于缺乏作为一名员工所必备的敬业精神和使命感,他终究没能成功。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半途而废、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喜欢用一些小伎俩来蒙混过关,那么,他将很难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且这些人的办公桌与垃圾站没有什么两样,将大量宝贵的办公时间浪费在了寻找东西上,很难有所成就,久而久之,老板对其就会失去信心。那他一生也就只能碌碌无为、虚度年华了。
更为严重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决定了自己的职业前途,而且还会影响到他身边的许多人。这种人不仅自己不会取得成功,而且会破坏公司和谐的工作氛围,正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烂苹果效应”或“污水与酒法则”,这样一来,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整个事业中去,影响到公司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缺乏敬业精神的害处之深。
一个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也是一个无法体会快乐真谛的人。要知道,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心转移给了他人,把本应该锻炼自己培养敬业精神的机会,就这样在自己的一时糊涂之下,推给了别人。殊不知,受人尊重会获得更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你的工资多么低,不论你的老板多么不器重你,只要你能够忠于职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倾注到工作当中,渐渐地就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将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公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自然而然地就能做得更好。
美国的麦当劳快餐公司在全球有上万家快餐店,他们把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放在首位。新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培训,老员工每天还必须抽出一小时学习业务,这一个小时时间,公司按上班付给工资。这些培训虽然要花费企业很大一笔开支,但是麦当劳却不将它列入企业成本,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投资。以投资换员工素质,换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很有远见的。我国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推选劳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时,也注重知识层次和敬业精神,大庆油田就曾将一位成果丰硕的科技工作者树为劳模和新时代的“王铁人”。作为员工,敬业精神固然很重要,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敬业上升为精业,才是立身之本。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那些不注重业务精进,只顾卖力气的员工就容易被老板“炒鱿鱼”。
因此,培养好自己的敬业精神,你将会成为身边众多人中出类拔萃的一员。就新进入人员而言,升级的问题不可缺少,不要掩饰自己的雄心。但最重要的是,你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何在?
富兰克林的故事已经为众多人所熟悉。他的职业生涯可谓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从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逐渐地变成一个州的议员政治家、科学家,进而成为美国开国元勋的人生历程,除了用富兰克林他本人所具有的敬业精神,以及由此所养成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解释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更确切的解释了。正是他领悟并实践了敬业精神,才使他从不停止对工作的使命感、对工作的勤奋、对知识的追求、对公共事务的热衷、对人类政政治正义的不懈追求,正是这种事业上强烈的敬业精神和使命感,成就了富兰克林。
因此,作为员工本身,如果将工作当成一种神圣的使命,从而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并逐渐培养起自己强烈的敬业精神意识的话,他从事工作就不仅仅是跟常人一样地去为了谋求生计,而是从自己的日常行动中感受那种要求取得成功;而要取得巨大的成功,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才干的冲动。他们坚信自己的使命,并为自己的使命做出努力和承诺。
假如你现在还是一名整天懒懒散散、不勤奋工作的员工的话,那么,你是否应当清醒起来,做一个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呢?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懒散、为生计而工作会吞噬你的心灵,让你整天只是在相信运气、机缘和天命之类的东西的话,我们坚信你一定会从危机的泥潭中醒悟过来,因为一旦你发现没有付出代价,没有不懈的努力,没有勤劳苦干,是根本无法实现美好梦想的,你就会为你之前一直徘徊在敬业精神的门槛之外而感到懊悔。
作为一名员工,只有永远保持敬业精神,才会得到老板的器重,赢得他人的赞扬,同时也会获得一份最可贵的资产———自信,对自己所拥有的才能赢得一个人或者机构的器重。这是在长期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的熏陶之下才能培养起来的,是你事业成功的基石,不知你可否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