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202

第202章 体股癣

体股癣是体癣和股癣的总称。体癣是除毛发、掌跖、指(趾)甲及腹股沟以外的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是腹股沟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特别是大腿根内侧和皱褶部位,严重者常可累及到腹部和臀部。

(1)病因:①感染头发和毛发浅部时为头癣。头癣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的猫、狗等动物传染,不洁的理发器具也是主要传染途径,共用帽子、枕巾及梳子等也可引起本病。②皮肤癣多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通过接触传染所致。③发生于股内侧、会阴、臀部称股癣。常由手癣传染而来,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或间接接触污染的衣物引起。

(2)临床症状:①头癣。常见的有3种,即黄癣、白癣和黑点癣。黄癣:损害先在毛发根部发生炎性丘疹或黄色点状皮疹,渐扩大增厚,形成胶着性厚痂,中心微凹,边缘翘起成蝶状,有断发穿出,有鼠尿臭味,称黄癣痂,新鲜的为硫黄色,陈旧的为灰黄色或灰白色。病发干枯、失去光泽,长短不一,易于拔出,发际处一般不受侵犯,有正常发带。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脱发。自觉剧痒,常伴许多血痂,也可侵犯其他部位皮肤。白癣:头皮有数片圆形灰白色鳞屑斑,可渐扩大或融合。病发无光泽,灰白色,距头皮2~5毫米折断,根部有白色菌鞘,易拔出。慢性病程,青春期大多自愈。黑点癣:损害初起为局限性点状红斑,渐扩大成鳞屑斑,边缘清楚。病发出头皮即断,呈黑点状,自觉瘙痒。②手足癣。手足癣的共同特点为皮疹开始常单侧发生,以后可传染至对侧。手足癣又可分为3个类型,即水疱型、擦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常发生于掌、跖,其次为指(趾)间及侧缘。皮疹初为米粒大小厚壁水疱,以后变成绿豆至黄豆大小,不易破,疱液开始清澈,以后混浊,部分水疱融合成多房性水疱,疱破后露出红色湿润面,部分水疱可自行吸收,脱屑自愈,自觉瘙痒。擦烂型:常发生于第3~5指(趾)间,初为红斑,以后角质层浸软发白,剧痒。因搔抓和摩擦露出红色糜烂面,少许渗出,易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淋巴管炎、丹毒等。鳞屑角化型:常发生于掌、跖、足跟部。角质层增厚,可为淡红色,表面有鳞屑。夏季常伴少数水疱,冬季气候干燥时足跟部多有皲裂,瘙痒较轻。

(3)临床检查:主要是根据典型症状进行诊断,但是不同部位的癣在检查诊断时也有少许不同。头癣可用滤过紫外线灯检查、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可助诊断。手足癣和股癣的辅助检查方法可用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阳性。

(4)治疗

①西药治疗

●头癣:全身治疗时,可口服灰黄霉素,或伊曲康唑。局部治疗时,每日睡前用肥皂水洗头1次,外涂2.5%碘酊;白天外涂硫黄水杨酸软膏,5%~10%硫黄软膏,连用2个月。

●手足癣:严重患者可选用伊曲康唑。一般患者只用局部治疗即可。治疗时,可外搽2%克霉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皮康王霜)、特并萘酚霜、联苯苄唑霜(美克霜、孚琪霜)、咪康唑霜(达克宁霜),每日2次。水疱型:可外涂癣霜或复方土槿皮酊治疗。擦烂型: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然后外涂2%克霉唑软膏等;渗液多、有感染者用3%硼酸溶液或0.1%雷夫奴尔溶液进行湿敷。鳞屑角化型:外涂复方硫黄水杨酸软膏、5%硫黄软膏等。

●股癣:股癣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时,可局部外涂2%克霉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皮康王霜)、特并萘酚霜、联苯苄唑霜(美克霜、孚琪霜)、咪康唑霜(达克宁霜),每日2次。损害广泛者选用伊曲康唑,每次0.2克,口服,每日1次,连用7~14天。

②中药治疗。用于清利湿热型:鲜蒲公英30克(或干品10克),煎汤代茶,饮服不拘时;或金银花、槐花各10克,水煎代茶饮用。用于疏风化湿型:荆芥10克,水煎代茶饮用;或苏叶饮:紫苏叶10克,水煎代茶饮用。用于养血润肤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水煎代茶饮用;或何首乌、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水煎代茶饮用。

③烤电法。可采用紫外线照射疗法。

④熏洗涂抹法。取莲藕适量,用火烧熟,捣成泥状,用香油调和,涂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1换。也可将新鲜芹菜加水,煮沸,将脚放在盆上用毛巾盖严,利用蒸气熏脚,待水冷却到能放进脚时,再把脚放在水中浸泡,直到水凉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