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203

第203章 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典型的皮肤表现是境界清楚的具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轻者可表现为几个银币大小的肘膝部位斑块,重者也可以全身皮肤受累。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

(1)病因:银屑病成因复杂,与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此外,精神创伤、外伤、手术、月经、妊娠和食物等可为诱发因素或使皮损加重。本病发病率较高,在我国约为0.3%,男女老幼均可罹患。

(2)临床症状:①寻常型。为最常见的类型。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典型的斑块、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有薄膜现象、点状出血及同形反应。②红皮病型。常因银屑病在进行期时外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大量激素治疗突然减量或停药而引起本型。多伴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浸润,大量脱屑,其间有小片正常皮岛。③脓疱型。急性发病,常伴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在银屑病或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多数密集的小米粒大小无菌性脓疱,可融合成脓糊状,数日后干涸脱屑。全身发疹以四肢屈侧及皱褶部位较重。④关节病型。除有银屑病皮损外,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关节炎症往往与银屑病症状平行。

(3)临床检查:①根据典型的银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筛状出血即可确诊。而且在进行期可出现同形反应,即沿搔抓或钝器划过痕迹出现银屑病皮疹。②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异常型:根据病程可分为3期。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鳞屑丰富,炎症反应明显,皮肤较敏感;静止期炎症减轻,基本无新发皮疹;退行期皮疹渐消退,留有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脓疱型:易反复发作,并发肝、肾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常伴低钙血症。关节病型:少数伴发热等全身症状,血沉增快,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

(4)治疗

①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早期进行期给予维生素D2、维生素E、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C口服及普鲁卡因封闭疗法等。进行期或脓疱型银屑病:给予维生素D3,可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对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用抗生素治疗。泛发性静止期:在其他疗法不佳时,可酌情选用甲氨蝶呤、乙亚胺、乙双吗啉等,但应注意其毒性,定期检查血、尿及肝功能。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可根据情况选用免疫抑制药,如白血宁、环孢素A等。维甲酸制剂,如依曲替酯、依曲替酸等,或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制剂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可配合选用免疫调节药,如转移因子、聚肌胞、灵杆菌素、左旋咪唑等,抗血凝药物如华法林、藻酸双酯钠等。

②中药治疗。根据症状及脉象进行辨证论治,选用方剂治疗。清热凉血、解毒:可选用中成药防风通圣散、牛黄清心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养血润燥,活血解毒:可选用中成药润肤丸、秦艽丸、龟苓膏等。活血化瘀:可选用银乐丸、复方丹参片等。诸型均可选用:克银丸、复方青黛胶囊等。外用药:煤焦油、松馏油、1%~2%焦性没食子酸软膏,去炎松尿素霜、肤轻松软膏、乐肤液、5%水杨酸软膏等交替外用,5%5-氟尿嘧啶软膏及0.1%~1%蒽林软膏或霜剂,外用。用于血热型:丹参、牡丹皮各10克,水煎代茶;槐花茶:槐花、茜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用于血燥型:生地黄、丹参各10克,水煎代茶饮;二冬饮:天冬、麦冬、丹参各10克,水煎代茶饮。用于血瘀型:丹参、茜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桃杏饮:桃仁、杏仁各10克,红花6克,水煎代茶饮。

③药浴法。汤剂药渣煎汤,外洗患处。亦可用药浴治疗,如侧柏叶250克,楮桃叶25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20分钟,待水温适宜时,浸浴,每周2~3次。

④糠浴法。将1000克细稻糠装入布袋中,用适量水煎煮后,倒入浴水中,并将糠袋于浴水中轻轻揉搓,使袋中细微糠粒浸入水中。待水温适宜时,洗浴全身15~20分钟,每日1~2次。糠浴可以软化皮损,去除厚积鳞屑,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血瘀证,可达收敛、止痒之功效。

⑤烤电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和黑光(长波紫外线)联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⑥拔罐法。背部:取肺俞、肝俞、肾俞穴。上肢:取曲池、内关、神门穴。下肢:取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飞扬穴。